道朗格,这名号自带舶来品光环,乃是通用汽车麾下的一处高端进口车营地,专司将那些身形魁梧、配置奢华的雪佛兰、凯迪拉克,以及那拉风的悍马纯电SUV等一众座驾,远涉重洋地运抵中华大地,待价而沽。
通用彼时的如意算盘是,借由这些“过江之鲫”,为其雪佛兰、凯迪拉克等品牌,在华夏市场镀上一层金。
孰料,这道朗格才堪堪运作三载,便已传出风声,要进行业务重塑。
2022年方才启幕,又是线下体验大营,又是寸土寸金的商圈旗舰店,银子撒了不少,如今却要偃旗息鼓。
个中原委,着实令人玩味。
要说这舶来车生意,门道颇深。
关税这道天堑,于道朗格而言,可谓掣肘。
诸如太浩、GMC YUKON、电动悍马,这些车型皆为“原装进口”,其生产链条亦高度依赖美利坚本土。
中美贸易风向稍有变动,关税便如脱缰野马般飙升,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车价应声而涨,消费者自然心生怨怼。
购车伊始需精打细算,日后维保更要锱铢必较,这进口车的“甜蜜负担”,并非人人皆可消受。
时下,普罗大众对进口豪车的执念,似乎已不复当年那般狂热。
往昔,能拥有一辆进口车,那是身份的象征,倍儿有面子。
今时不同往日,国产品牌亦奋起直追,比亚迪仰望、岚图尊界等自主品牌,亦开始涉足高端市场,且颇有建树。
此举无疑对包括美系豪车在内的进口车市场,造成了迎头痛击。
2024年,中国进口汽车销量下挫11.7%,今年首季更是兵败如山倒,跌幅高达39%。
这组数据,绝非危言耸听。
另一桩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舍得一掷千金购入豪华车的,多为一线城市的金主。
道朗格为广而告之,可谓挥金如土,于高端商圈设立了15家品牌中心与体验中心,租金、装潢、运营,无一不是吞金巨兽。
然而,销量却始终难见起色。
2022年至2024年,总计售出不足500辆!
2024年全年,科尔维特、太浩、GMC YUKON、悍马纯电SUV这四款车型的累计销量,仅为区区75辆。
如此捉襟见肘的营生,任谁也难以为继。
那么,未来美系进口豪华车又将何去何从?
通用宣称“进口车业务不会戛然而止”,言外之意,或将不再维系独立的运营体系,转而依托现有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
如此一来,成本定能大幅缩减。
只要成本得以把控,即便销量平平,亦不至于血本无归,尚可勉力维持。
当然,对于已购入道朗格座驾的车主而言,售后服务依旧有所保障,由现有网络负责。
然而,进口车型的零配件供应周期与维保成本,或将受到些许波及。
毕竟,日后进货渠道或将不再如以往般畅通无阻。
道朗格亦对外宣告,自4月中旬起,已然暂停受理新的订单,仅保留“意向订单”入口。
未来,他们或将根据市场行情、客户诉求及政策导向,更为精准地甄选引进车型,调整销售策略,以期产品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道朗格这三年,恰如一叶知秋,折射出整个进口车市的窘境。
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消费者不再一味迷信“洋货”。
加之,通用的进口豪车,仍以大排量燃油车为主,于新能源浪潮之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于通用汽车而言,当下最为紧要的,并非固守进口车这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是将重心转移至新能源转型,以及深耕中国本土生产。
唯有真正扎根中国市场,方能在这一场汽车变革中稳操胜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