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咱来扒一扒车圈里那点“偷梁换柱”的猫腻!
最近我发现,不少新车都在玩“瘦身”,可这“瘦”的不是脂肪,是咱们的保障——备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关系到咱们的出行安全,搞不好就得让你在荒郊野岭“望路兴叹”!
事情是这样,前阵子,我一发小,开着他那辆号称“划时代”的新能源座驾,想去山里头呼吸点新鲜空气。
结果,乐极生悲,半道上轮胎被一颗“不长眼”的铁钉给扎了个透心凉。
这哥们儿起初还挺镇定,心想:“洒洒水啦,咱有备胎!” 结果,后备箱一打开,直接石化——空空如也!
只有一瓶孤零零的补胎液,和一台看着就让人心里没底的充气泵。
接下来,他跟那漏气的轮胎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又是喷药水,又是打气,折腾得满头大汗,结果轮胎气儿泄得更快了,眼瞅着就要彻底瘫痪。
最后,他只能无奈地掏出手机,叫了救援,白白损失八百大洋。
事后,他那个懊恼啊,直拍方向盘,跟我抱怨:“这厂家也太不地道了!省个备胎,让我损失这么大!”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冒火!现在这些车企,真是越来越会玩弄“障眼法”了。
“用户至上”?我看是“钱包至上”!
现在不少厂家,尤其是那些标榜“绿色出行”的新能源品牌,取消备胎的理由,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什么“优化空间布局”、“降低整车重量”、“提升续航里程”…… 听着好像都是为了咱们消费者着想。
可实际情况呢?
咱们得把车子架起来,好好地“解剖”一番!
诚然,电池组占据了原本放置备胎的空间,这的确是事实。
毕竟,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是核心部件,必须优先保障。
但是!
你以为厂家仅仅是为了腾出空间吗?
Naive!
他们还在暗地里压缩成本!
一位在主机厂工作的朋友,私下透露:“一套完整的备胎方案,包括轮胎、轮毂、千斤顶、扳手等,加起来的成本大概占整车售价的零点几个百分点。如果年销量达到十万台,这省下来的可是一笔巨款!”
这算盘,打得比诸葛亮还精明!
更让人无语的是,厂家配备的那瓶补胎液,压根就不是“灵丹妙药”。
试想一下,如果轮胎的创口过大,或者胎壁受损,那补胎液就成了摆设,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救援。
更倒霉的是北方的车主,严寒天气下,补胎液直接冻成冰疙瘩,根本无法使用,还指望它来救急?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正如《诗经》所云:“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形容此时的心情再贴切不过。
轮胎“撂挑子”了,怎么办?别被厂家牵着鼻子走!
既然厂家靠不住,那咱们就得学会自救!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应对轮胎突发状况的实用技巧,关键时刻能帮你脱困,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 小损伤紧急处理:
如果发现轮胎被异物刺穿,缓慢漏气,切记保持冷静!
最重要的是,不要擅自拔出异物!
立即靠边停车,利用车载充气泵将胎压补充至标准值(参考胎压监测显示,通常在2.5bar左右),然后控制车速,以不超过50km/h的速度,谨慎行驶至就近的维修站点。
务必记住,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抵达维修点后,务必进行专业的修补或更换!
2. 大面积损伤保命第一:
若轮胎出现肉眼可见的快速泄气,表明损伤严重,此时切勿冒险行驶!
否则,轻则导致轮毂变形,维修费用成倍增加;重则可能引发爆胎,危及行车安全!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启动双闪警示灯,在车辆后方设置三角警示牌,并迅速联系保险公司寻求道路救援(多数保险提供免费拖车服务)。
切勿轻信4S店的高价拖车服务,他们往往会趁机抬价!
3. 防患未然才是王道:
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驾驶,或者对自身运气缺乏信心的车友,建议花费少量资金,购置一条非全尺寸备胎放置于后备箱内。
虽然会占用部分储物空间,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若觉得备胎过于累赘,升级为自修复轮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部分品牌的轮胎,例如佳通驾控P10,内部含有特殊的密封胶,当轮胎被刺穿时,能够自动填充破损处,即使拔出异物也不会漏气,省时省力,堪称“懒人福音”!
新能源车取消备胎,究竟是谁在暗自窃喜?
当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取消了备胎配置,厂商宣称“城市代步无需备胎”,但对于以下几点却讳莫如深:
道路救援等待时间漫长,炎炎夏日或寒冷冬夜,在路边苦等拖车,滋味难熬;
补胎液可能腐蚀胎压监测传感器,更换费用不菲;
防爆轮胎价格高昂,更换一条的价格甚至超过普通轮胎四条的总和!
有车主抱怨道:“刚摆脱续航焦虑,又陷入了备胎焦虑!”
更有甚者质疑:“所谓轻量化节省的电能,还不够支付一次拖车产生的费用!”
此言一针见血!
归根结底,切莫将消费者视为冤大头!
新能源汽车取消备胎已成趋势,但绝不能以“技术进步”为借口,行减配之实!
与其让消费者自行承担购买备胎的费用,不如借鉴其他品牌的做法,提供数年免费道路救援服务,或将防爆轮胎作为标准配置。
在选购新车时,务必检查后备箱——如果仅有一瓶补胎液,
请务必向销售顾问提出疑问:“如果轮胎发生故障,你们是否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
如果对方含糊其辞,那么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购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非给自己增添烦恼!
各位车友,你们的爱车是否配备备胎?
是否曾遭遇过类似窘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让大家共同提高警惕,避免踩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