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落子重庆,问界超级工厂迎来“心脏”投产
6月30日,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问界超级工厂内,一条崭新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式启动运转。
这条生产线有些特别——它不是普通的电池组装线,而是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首次采用“厂中厂”模式,直接在整车企业内部设立的高端电池PACK产线。
“这就像把心脏直接装进了身体里!”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现场难掩兴奋。
他指着正在组装的电池包说:“宁德时代为问界量身定制的高端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都做到了行业顶尖水平。有了这颗‘心脏’,我们的电动车才能真正跑出‘中国速度’。”
“厂中厂”模式:让电池和整车“零距离”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池企业和整车厂往往相隔数百公里,电池需要长途运输才能抵达总装车间。
而宁德时代这次直接把生产线搬进了问界工厂,双方工程师甚至可以“串门”讨论技术细节。
“过去电池包从福建运到重庆,光是物流成本就占了不少。”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打了个比方,“现在就像邻居之间送菜,新鲜又省事。”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10%以上的综合成本,更让电池与整车的匹配度达到“毫米级”精度。
在总装车间,记者看到最新下线的问界M9电池包厚度仅14厘米,比同类产品薄了20%。
工程师小李正用激光检测仪做最后校验:“薄电池能让车内空间更大,但安全要求更高。这个电池包有十层热防护,就像给电芯穿了十件防火服。”
166Wh/kg的“黑科技”:安全与性能如何兼得?
现场展示的问界M9电池组引发众人围观——它的能量密度达到166Wh/kg,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在针刺实验中,这块电池被钢针贯穿后竟没有冒烟起火。
“安全才是真正的豪华。”曾毓群揭秘道,电池采用五层安全包覆设计,连电芯之间的绝缘材料都用了航天级陶瓷纤维。
最关键的“热失控不蔓延技术”,能在电池异常时0.1秒内切断电路,比眨眼速度还快三倍。
重庆市经信委主任王志杰算了一笔账:这条产线年产能可供15万辆电动车,相当于每天为400台问界汽车装上“重庆芯”。
“以前我们造车要‘借东风’,现在东风自己吹到了家门口。”
70万辆背后的“重庆加速度”
在工厂停车场,刚下线的问界M9正排队等待交付。
车主王先生摸着车门感叹:“听说这车电池和华为智能系统是绝配,等提车了我要第一个体验自动泊车。”
数据显示,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问界系列已累计交付超70万辆,创下新势力品牌的最快纪录。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可能引发行业跟风。
“就像智能手机厂商自研芯片一样,未来没有‘专属电池’的车企会越来越被动。”
夕阳西下,工厂的机械臂仍在精准舞动。
随着最后一批电池包完成检测,张兴海对记者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今天是我们给电池安家,明天可能就是电池带我们‘安家’——到全球市场去。”远处,一辆满载电池模组的AGV小车正无声滑过,车身上“重庆智造”的LOGO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