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或放行再生制动“刹停”,单踏板模式将被有条件允许?

2025年6月,工信部对《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修订引发行业热议。新规拟允许电动汽车通过再生制动系统实现“刹停”,即仅靠松开加速踏板即可使车辆完全停止,这一调整被部分观点解读为对单踏板模式的“放行”。然而,这一政策转向的背后,实则是技术效率、驾驶习惯与安全风险的深度博弈。

(微博上某博主对于新标准的解读)

再生制动技术通过电机反转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理论上可延长续航里程。此前法规限制“刹停”功能,主要担忧驾驶员过度依赖单踏板模式,导致紧急情况下误踩加速踏板。但技术层面,强动能回收模式已能实现与机械制动相近的减速度,且能量回收效率显著。新规的调整,实质是承认再生制动作为辅助制动系统的有效性,允许其在默认状态下承担更多制动任务,从而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工信部或放行再生制动“刹停”,单踏板模式将被有条件允许?-有驾

此次修订标志着监管思路的转变:从“一刀切”禁止单踏板刹停,转向通过技术标准引导安全使用。例如,新规要求车企提供多种再生制动模式选择,并强制默认状态为“非刹停”,同时通过用户手册明确操作逻辑。这种“柔性监管”既保留了技术创新的空间,又通过设置过渡期和用户教育降低风险。对车企而言,政策松绑将减少研发成本,加速高效率再生制动技术的普及。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整篇解读当中,这些内容才是最为重要的。建议大家仔细反复阅读)

工信部的调整并非终点,而是新能源汽车制动技术演进的阶段性妥协。随着线控刹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成熟,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的融合将更深度。例如,特斯拉Cybertruck已通过软件优化实现单踏板与机械制动的无缝切换,未来类似技术或成为主流。政策层面,如何在鼓励技术创新与保障公共安全间找到平衡点,仍是长期课题。

工信部或放行再生制动“刹停”,单踏板模式将被有条件允许?-有驾

此次法规修订,本质是技术进步倒逼监管框架升级的典型案例。它既承认了再生制动在提升能效方面的价值,也通过细化标准防范潜在风险。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更高效的驾驶体验;对行业而言,则是一次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思维跃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