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动车的“快速起步”时代,或许真的要踩一脚刹车了。过去几年,EV技术的突飞猛进让“0-100km/h进入2秒俱乐部”变成了家常便饭,从家庭轿车到跨界SUV,只要轻点电门就能把乘客按在椅背上。然而,一项新规草案正计划对这种“过快的快”设下一道默认限速。
根据最新曝光的《道路用动力车辆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所有乘用车在每次启动时,都必须进入一个默认的性能限制模式,让车辆的0-100km/h加速时间不得少于5秒。换句话说,不管你的车能跑多快,只要重新点火,它都得先乖乖地“变慢”,除非驾驶者主动切回性能模式。
这与常见的Eco模式有点相似,但更严格:Eco你可以关;而这个模式,每次启动车都必须自动启用。草案指出,新标准是对现有GB 7258-2017的更新,目的在于改善道路安全表现与行驶行为。随着EV动力越来越强,政府显然希望在“性能爆发”和“道路安全”之间多加一道缓冲。
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近年来以“强到离谱”著称的一批超快电动车。例如:
小米SU7 Ultra:1.98 秒
极氪001 FR:2.02 秒
特斯拉Model S Plaid:2.1 秒
比亚迪仰望U9:2.36 秒
这些车的魅力之一,就是随时随地能把你的心跳加到红区;而现在,每次点火后,它们都可能要先变成“5 秒俱乐部”的普通成员。
当然,驾驶者仍可手动切换回激进模式,不过得每次启动都重新操作。对于喜欢“随时全马力”的车主来说,这显然是个新的小麻烦。
另一份同期草案《道路用动力车辆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也加入了与速度相关的要求。凡是车长超过6米的乘用车,都必须配备超速警告系统,在车辆超过允许速度(不得超过100km/h)时发出视觉或声音提示。
一般SUV与MPV不会超过这个长度,但一些加长豪华车则刚好踩线。例如:
劳斯莱斯Phantom VII Extended Wheelbase:6092mm(肯定会被纳入)
最新Phantom Extended:5982mm(险险避开)
这条规则看起来像是特地为加长豪华车量身打造的“温馨提醒”。
如果新规最终通过,国内汽车市场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使用习惯:启动先“限制输出”,驾驶者手动“解锁性能”。在安全层面,这确实有一定逻辑——电动车的瞬间扭力在低抓地条件下确实可能造成失控,而不少新手也低估了“2秒加速”的暴力程度。
但另一方面,这也触及了电动车发展至今最让消费者惊艳的特性之一:随开随快、毫不犹豫的爆发力。这到底是对道路安全必要的保护,还是对汽车乐趣的一种削弱?目前讨论仍在持续。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草案通过,那些比超跑还快的EV,未来每次启动前都得“谦虚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