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

昔日哪吒闹海,今日哪吒沉沙。前几天,一则破产审查公告如惊雷炸响,震撼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如日中天的造车新势力销冠哪吒汽车被一家不知名的广告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这个2022年还在睥睨群雄,以15.2万辆的销量力压蔚小理,成为新势力销量霸主的黑马哪吒,为什么短短三年就从昔日的天之骄子深陷战略失误、资金断裂、信任崩塌,甚至连广告费都付不起的境遇之中了呢?

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有驾

三年的时间,228亿融资化为乌有,183亿的巨额亏空令人触目惊心,从销量过万到月销量几百,上演了一出被资本绑架的创业悲剧,如同现代版的红楼梦一样,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聊聊哪吒汽车从销冠到穷途末路的悲剧人生。

股权结构与治理困境

哪吒末路的第一个密码藏在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数字里:创始人仅持股5%。这是什么概念?就好比你辛苦盖了个房子,最后你只拥有厕所的使用权。

方运舟,清华大学博士出身的创业者,在资本的轮番洗牌的过程当中,眼看着自己的话语权被稀释到微不足道,5.356%的持股,这意味着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他连拍桌子的资格都没有。

更为荒诞的是,哪吒的董事会成了群雄割据的典型代表,12位董事分别为宜春国资、南宁国资、华鼎资本、360集团等等,个个都拨打着精致的算盘,算着自家最精明的账目。

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有驾

这就使得哪吒形成了有君无道、有道无君的死局,名义上的创始人而实际上毫无任何决策权。而背后站着的金主爸爸呢?

咱且不用说隔行如隔山,大多数人对经营和业务是浑然不知的,就算懂,金主爸爸是来干嘛的?都是来跑马圈地等着分钱的,又有谁会为了哪吒的生死殚精竭虑,负重前行呢?

最终九龙治水,水漫金山。想象一下,12个人开会,各怀心思,各有盘算,这哪是什么一般的董事会?这看起来有没有点商业界的联合国大会的感觉?所以,就连内部的员工都在吐槽,公司最不缺的就是老板,而缺的是能够拍板的老板。

制度设计与战略失误

股权分散导致的治理混乱还只是我们看到的表象。而从这个表象继续往下深挖,哪吒悲剧的背后其实是深层制度设计的缺陷。各个地方都想复制合肥当年投资蔚来的神话,宜春投42亿,南宁投25亿,同乡掏27亿,哪吒拿着钱当然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快速地建工厂、扩大产能、拼业绩,当然也创造了2022年以15.2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的神话。

表面上看一片繁荣,而实则早已危机四伏。政府的投资,它往往也夹带着一定的政治任务,要GDP、要就业、要产值,但很少有时间去关注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有驾

这就导致哪吒拿到钱就需要疯狂地扩张,扩张才有就业,扩张才能够拉动产能,而一味地扩张拼业绩的过程当中,丧失了对市场的敏锐度以及成本控制的能力,这就造成拔苗助长,苗必枯萎。

所以本来是政府出钱,商人效力,两全其美的好事,而这个过程不仅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的民族品牌,反而催生了一个泡沫独角兽。而由于制度的缺陷,直接引发了战略的迷失。

品牌定位的混乱

在战略迷失的过程当中,哪吒暴露出来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品牌定位的混乱。起初哪吒是凭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主攻的就是网约车和低端市场,这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管理层太过急躁了,还没有把低端市场做透,就急着开始鸟枪换炮,于是哪吒S、哪吒GT批量横空出世,标价直接飙到了20万以上。

管理层本来算盘打得还是蛮精明的,既要保住低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又要抢高端市场的市场利润,结果就是低端被比亚迪蚕食,而高端被蔚来、小鹏碾压,最终陷入到夹心饼干的困境,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CEO张勇在直播的过程当中,与周鸿祎直接讨论企业是否需要改名的问题。企业的品牌名称是何其的重要,竟然成了直播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论是出于博流量,亦或者是出于无心之谈,多多少少也表现出来这个团队对于品牌的不尊重,或者说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突然发现哪吒原来是一个没有人真心热爱的妻子。

技术短板与研发投入不足

哪吒战略的混乱除了品牌定位的冒进之外,还有深层次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造车新势力的通病就是技术空心化,他们陷入到了一个深深的误区,认为有PPT就能造车,有融资就能续命,把造车想得太过简单,以为把几个传统车企的人才再找几个代工厂去生产,最后再包装个智能化的概念就能呼风唤雨造车。

事实上,它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技术的积累,供应链的完善以及品质的把控。而哪吒很明显在技术研发的方面投资是严重不足的,大部分的资金用在了营销和扩张上,结果就是车造出来了,但是核心技术依然依赖供应商,智能化的水平也远远落后同行。

当市场竞争加剧的时候,当资本寒冬来临的时候,这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自然首当其冲,变得摇摇欲坠,画饼充饥,纸上谈兵,兵必败。

行业洗牌与市场趋势

哪吒的倒下,本质上也是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大洗牌的必然。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消退,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了市场驱动,那么竞争只会变得越来越残酷。而竞争残酷的境遇之下,那么这个市场也势必会经历一次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曾经预言,他说年产量不到200万辆的车企恐怕未来都很难活下去。那么看看现状,比亚迪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的优势,在价格战当中依然还是游刃有余的,而蔚来、理想凭着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已经立足已久,而小鹏至少还有在技术维度的一些核心竞争力。那么反观哪吒呢?

228亿烧光!哪吒汽车破产启示录!从销冠到破产,哪吒三年覆灭记-有驾

既没有比亚迪的技术作为护城河,也没有蔚来的品牌影响力,那更没有理想的产品定位。所以在这场优胜劣汰的大浪淘沙的过程当中,难免被时代推下历史的舞台。而哪吒的倒下也不过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的开始,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铁律正在上演。

哪吒的悲剧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细节——前CEO在哪吒陷入内外交困之际,员工讨薪、供应商讨债的愁云惨雾里,却悠然自得地出现在英国街头,美其名曰“正在为公司的融资而奔走相告”。这般姿态让人不禁恍惚,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像不像当年某某某在美国造车过程中上演的那一出出“剧情大片”?一边资金告急,一边海外“谈笑风生”,这般割裂的场景令人啼笑皆非,也令人痛心。

坠落过程的深层警示

这场从“魔童降世”到“困兽之斗”的坠落历程,不仅折射出新势力盲目扩张所隐藏的致命隐患,也在向整个行业和社会揭示了几个残酷的真相:

第一,对投资者来说,那个只看华丽PPT、听煽情故事就能拍板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必须睁开眼睛,冷静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否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始终聚焦于产品与技术本身。别在资本的狂欢中迷失方向,忘记了最初的使命。

第三,对于行业来说,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让那些有技术、有品牌、有长期主义精神的企业脱颖而出,让那些只会蹭热点、编故事、玩概念的企业尽快出局,避免消耗行业资源、误导公众信任。

六、结语

哪吒闹海未成仙,哪吒沉海因贪婪。曾经被赋予无限期待的“魔童”,最终未能逃脱资本游戏与管理混乱的枷锁。这不仅是哪吒的悲剧,更是整个新能源造车行业成长之痛的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