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汉新城一片1300亩的工地上,塔吊密密麻麻,钢筋堆得像树林,比亚迪正在这儿下一盘关于全球动力电池的大棋。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往北走10公里,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街办,就能看到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钢筋骨架正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往上长,工人们都在和时间赛跑,因为这儿得在2025年7月30日前完工。
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在2025年1月和3月,花了将近8亿元,拿下秦汉新城周陵片区两宗相邻的工业用地,加起来超2500亩。这地方之前挨着宝能汽车搁浅的项目,现在被比亚迪收入囊中,要变成全新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这片土地藏着比亚迪更远大的谋划,一期1300亩土地要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零部件生产线,是官方定位的“百亿”项目,能创造近万个工作岗位,掌舵的是比亚迪副总裁、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这位北大化学系高材生1999年就加入比亚迪,一手主导着电池战略布局。
西安在比亚迪的布局里地位特殊,王传福都说西安是除深圳总部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 。西安的生产基地厉害极了,2024年产量突破百万辆,成了比亚迪全球最大的单一生产基地。走进草堂基地,平均每53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比亚迪内部叫这“4分钟奇迹” ,从电池材料到整车下线全程不超4分钟。这速度靠的是西安构建的垂直整合产业链,2021年比亚迪投150亿元在草堂科技产业园建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扩产二期项目,从开工到投用才7个月,园区里20多家配套企业,延锋汽车年产65万套内饰件,佛吉亚年产75万套汽车座椅。
西安工厂产能还在膨胀,比亚迪计划把产能提升到150万辆,让这座千年古城成“超级制造母舰” 。西安的电池布局从2018年就开始,当时投产30GWh产能基地,2022年又新增12GWh新型电池项目,可面对2025年550万辆销售目标,现有产能不够用了。新建的2500亩基地,要承担自用、外供和回收三重使命,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销售及回收” ,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都涵盖了,这步棋踩准了行业变革节点,对手还在为产能焦虑,比亚迪已经把电池回收当生产基地标配。
经营范围里“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这些,暗示着对新材料应用的布局,可能成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孵化器。
项目选址也有门道,离西安咸阳机场就10公里,紧挨着高铁咸阳北站,这种区位优势对电池产业太重要,物流成本敏感的电池产业,靠这能为产品外运和原材料输入铺高速通道。比亚迪对陕西汽车产业的改变是颠覆性的,2024年陕西全省汽车产量175.4万辆,比亚迪贡献107万辆,占比超60% ,这种优势推动陕西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4%,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更深层次的是产业链变化,比亚迪带动50余家核心供应商落户西安,本土配套率突破65% ,从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到驱动电机稀土永磁体,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在陕西延伸开,直接拉动陕西外贸,2024年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暴增215% ,比亚迪还计划利用西安区位优势,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把电池包和整车送到中亚、欧洲市场。
比亚迪秦汉新城项目还有特殊意义,项目用地是原宝能汽车西安基地的部分用地。宝能2018年雄心勃勃启动项目,结果因资金问题烂尾,留下闲置土地和没兑现的承诺。
比亚迪一来让土地重获新生,集团内部积极调资源支持项目推进,还为之前因宝能项目受挫的秦汉新城带来就业机会,周边居民看到希望。工地附近餐馆老板都感叹,宝能走后街道冷清好几年,现在工人回来,生意也回来了。
当西咸新区2500亩土地上崛起新的电池工厂,动力电池业的西部走廊已经成型。这儿生产的电池,不仅驱动比亚迪西安基地下线的百万辆新能源车,还可能助力比亚迪海外布局。陕西正在形成“比亚迪 + 吉利 + 陕汽”的产业铁三角,有望诞生中国首个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