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连续暴雨,马路上积水深得能养鱼,不少骑电动车的朋友心里直打鼓:这车轱辘转着转着会不会突然漏电?前几天我在小区门口就碰见个大哥,穿着雨衣蹲在积水边上犯愁,嘴里念叨着"这水深得能养王八,我这电驴子过去不会被电成烤鱼吧?"这话听着可乐,但确实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电动车到底能不能蹚水过河?
一、电动车到底有没有"金钟罩铁布衫"?
现在的电动车电池组都穿着"防护铠甲",专业术语叫IP67防水等级。这相当于给电池套了个防水手机壳,理论上能在1米深水里泡半小时不进水。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个测试是在实验室静止状态下做的,就像把手机轻轻放进水盆里。现实中咱们骑车过积水,轮胎卷起的水浪可比实验室猛多了,就像拿高压水枪对着手机冲,这时候防水性能就要打折了。
去年深圳就出过这么个事:外卖小哥急着送餐,开着电驴冲过30厘米深的积水。结果第二天充电时电池突然冒烟,拆开一看发现密封胶条被水压冲开了个缝。所以说,别看电动车标着IP67,真要碰上急流深水,这"防水铠甲"也不是万能的。
二、漏电风险到底有多大?
先说结论:合格电动车正常涉水基本不会漏电,但特殊情况要当心。电池就像电动车的"心脏",厂家在设计时早考虑到了防水问题。电池包都是全封闭结构,接口处用橡胶圈密封,就像保温杯的杯盖,别说雨水了,连水蒸气都难钻进去。
不过要注意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泡过水的二手车,密封胶条可能老化开裂;二是私自改装过的电动车。去年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就查处过一家改装店,他们给电动车加装大功率电池时破坏了原厂密封,这种车涉水就真成"移动充电宝"了。所以提醒大家,千万别为了追求速度去非法改装,这可是拿生命在开玩笑。
三、安全涉水的"三要三不要"
1. 要挑路线:遇到积水先下车用脚探探深浅,水深超过半个车轮(约15厘米)果断绕道。去年杭州有对情侣非要挑战20厘米深的积水,结果电机进水花了八百多维修费,这钱都够买辆二手自行车了。
2. 要控速度:保持5-8公里/小时匀速通过,这速度跟老年人散步差不多。千万别学电影里飙车溅水花的耍酷动作,速度快了水压能把电池仓冲成筛子。
3. 要勤检查:涉水后重点看三个部位——充电口有没有水珠、底盘护板是否变形、刹车片是否打滑。上个月我们小区张阿姨的车涉水后没检查,结果充电时接口冒火花,幸亏邻居眼疾手快拔了插头。
对应的三个不要:
- 不要强行冲深水区
- 不要涉水后马上充电
- 不要自己拆修进水部件
四、万一进水了怎么办?
上个月暴雨,同事小王的车在单位门口泡了水,他处理得就很专业:先断开电源,把车推到屋檐下,拆下电池用干毛巾擦,再用吹风机冷风档慢慢吹。晾了两天才去充电,现在车子跑得欢实着呢。
这里教大家个土法子:把车支起来静置半天,让积水自然流出。要是控制器进了水,可以学修车铺老师傅的做法——拆下来用高度白酒擦电路板,酒精挥发快还能除湿。不过要提醒,这招只适合应急处理,完事儿还得找专业师傅检查。
五、日常保养小妙招
我家楼下修车摊的老李头有句口头禅:"车子跟人一样,平时勤体检,雨天少遭罪。"他建议每个月检查一次电池仓密封条,用棉签蘸凡士林涂抹接口,这比什么防水喷雾都管用。还有个省钱妙招:用废弃的自行车内胎剪成橡胶垫,垫在电池仓盖板下面,防水效果杠杠的。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带排水孔的新型电动车,就像运动鞋的透气网眼,既能排水又防倒灌。我试骑过朋友的这种车,过浅水区确实更放心,不过价格要比普通款贵个三五百。
说到底,电动车能不能安全涉水,三分看车况,七分靠人防。记住老祖宗那句话"小心驶得万年船",雨天出门前多看看天气预报,包里备件雨衣,遇到深水区别逞强。毕竟安全到家才是最重要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