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的零跑C16彰显6座增程SUV性价比,直逼B级插混SUV,还有深挖潜力?基于C平台的零跑首款D系列SUV(内部代号D16项目),有望将大型SUV售价门槛从主流的25 - 35万元降至20万元出头。结合零跑官方消息,2025年推出的C系列新车,除更换电动门把手外,大概率会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全系保留激光雷达,提供2种智驾技术方案。我们更关心的是,这台可能定名C18的零跑全尺寸SUV,从智驾系统到动力单元,再到底盘悬架,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5米车身配单电机,空间、油耗提升有限?
既定位大型SUV,先从基础空间表现说起。目前零跑C18谍照信息有限,结合已曝光测试车,可得两个重要信息:其一,整车尺寸比零跑C16大很多,参考C16尺寸,新车车长大概率超5米,轴距加长到3米多,比问界M7还大;其二,采用长前悬 + 长后悬,后悬加长是为给第三排乘坐空间兜底(主要提升腿部空间),因零跑C16第三排乘坐姿态局促,放倒后备箱非纯平,座椅只能放后悬纵向应力后方。所以新车较长后悬,更多是平衡装载实用性与三排正常乘坐体验。
然而,长前悬显然不是为营造空间,所谓四轮四角,是典型的舱内空间最大化设计。但对全尺寸SUV而言,后悬离车尾越远,越易优化第三排和后备箱表现。依此逻辑,为综合考虑前后配重,前悬应离车头更近,这意味着前轮轮心到加速踏板长度不会短,即L113设计。这与空间有何关联?准确讲,轴距长不代表舱内空间大,“得房率”要从轴距减去此部分长度。比如问界M7的L113约422mm,奥迪Q7是555mm,后者车长和轴距各占52mm和179mm优势,实际乘坐表现却不如前者。所以即便532级别零跑C18,舱内真正可用空间,可能仅比零跑C16稍强。具象化来说,第二排和第三排腿部表现大概率仅提升不到一拳。
换个角度看,也能理解零跑C18长前悬用意。一方面考虑轮轴比,即整车姿态,较长前机舱需长前悬荷载增程器、电机核心部件。这是否意味着零跑C18纯电版本会出双电机四驱?有待商榷,重点看增程车型。另一方面,后悬位置确定后,前悬越长,底盘可用空间越大,根本目的是更换大容量电池包。参考零跑C16,增程版搭载28.4kWh,比同级智界R7小近8kWh左右,且后者用的是马力更大的1.5T增程器。根据增程只有一个动力单元的技术原理,要降低馈电油耗并扩大综合续航,要么提高增程器油电转换效率,要么从电池入手,增加电芯保证充放电性能,提高纯电续航。
显然,专门为一台D系列新车放弃H15R 1.5L自吸增程器,从成本、效果和时间综合考虑,不太现实。另外,作为尺寸更大的D级SUV,整备质量必然超零跑C16(空载2065kg)。所以在增程器不变、体重增加情况下,要实现节油,最终方案是从电池和电机入手。那么,电池会换多大容量?继续参考零跑C16,全系由中创新航提供28.4kWh磷酸铁锂电池包,因融入CTC技术增加电池垂直布置空间,双骨架环形梁式结构将电池骨架结构与车身结构合二为一,本质上还是依轴距尺寸布局。若轴距超3米,电池包至少会升级到零跑C11的43kWh版本。
同理,大自重车型用小马力电机违背节油诉求。比如零跑C16馈电油耗为6.19L/100km(WLTC工况),比同为后驱的问界M7少0.66L/100km,但从推重比概念看,同样消耗1L油,问界M7燃油效率比前者高3.7%左右。所以推测电机可能会换为200kW的TZ250XYLPPG1型号。如此一来,整个动力架构似乎只有电池有调整,当然也不排除有新电机出现,这需结合零跑官方下一轮消息再讨论。
可能也用高通全家桶,比问界M7便宜4万?
理论上,尺寸越大越可能成为产品体系旗舰级。不过,零跑最新技术架构LEAP3.5已用于B系列首款车B10,且按规划明年还会推3款基于该架构的B系列车型。至于A系列、C系列和D系列,仍会用LEAP3.0架构。前面提到,2025年零跑会在超一半车型上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LEAP3.0已知技术点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CTC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和高通8295P座舱芯片。也就是说,和之前B10一样,零跑全尺寸SUV智能化部分极有可能也用高通芯片全家桶,具体效果如何?
以智能座舱为例,高通骁龙的8295P芯片,NPU算力约30TOPS,是早期8155的8倍左右。高算力带来的效果是GPU3D渲染性能更快,每秒2.9万亿次单精度浮点运算甚至比苹果M1芯片还高,车机流畅度基本是手机端使用体验。所以新车在这部分表现基本与零跑C11看齐,区别可能在细节体验上有新优化。重点聊智驾部分,不出意外,零跑C18会因是否搭载激光雷达继续推出两个智驾版本。不过,高通8650最大算力版本只有100TOPS,比英伟达Orin X低一倍多。所以新车顶配版本不排除会延续禾赛128T激光雷达 + Orin X硬件配置。
目前LeapPilot可实现基础的高快NAP和城区NAC,端到端最快要到明年二季度之后。综合当下主流智驾方案,华为ADS 3.2、理想7.0、小鹏天玑5.5.0都已打通车位到车位。在不消耗算力和雷达性能前提下,零跑在模型算法上是做分段式还是一段式,也需结合官方进一步消息。不过,一旦比亚迪明年将高阶智驾做到15万级,对零跑而言,只能尽快落地通过积累训练量迭代算法才有加码竞争力的可能。按照C16的SKU逻辑,不带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整车售价有降低可能,所以不排除比问界M7便宜4万。
既然智驾部分算力性能不高,这几乎说明算法底盘大概率没有。即便简单利用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预瞄,交给底盘执行的硬件配置,下限至少得是CDC阻尼减振器调节油液压力才行。不过话说回来,若不考虑空簧,仅仅CDC还用得着消耗一部分算力做预瞄吗?直接给底盘放置路感仪器做被动式调节岂不更好?且目前零跑全系底盘都无相关智能配置。所以有个假设,为让全尺寸SUV车身姿态更稳,照顾底盘舒适性,不排除会用上CDC减振技术。更何况,在LEAP3.0技术架构下,悬架硬件本就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增加一组额外减振实现起来并不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