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还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造电动汽车也远不是赚钱的生意,车企压力非常大。——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
在“大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像王永清一样敢于向外界表明新能源窘境的车企高管,已经不多了。
当下从车企到媒体,只要谈到电动车几乎是清一色的“新能源发展稳中向好,人民群众喜笑开颜”。其中的利害关系直接闭口不谈,这种报喜不报忧的传播手法,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整个事件的真相。
不过在集体意识碾压一切的今天,似乎也有人并不希望群众能够看清事实。
前几天有人公开表示“最近有一个风气,动不动就说新能源汽车这样、那样不好,其实有几个方面,首先新的东西肯定有不完善的,我们要宽容,如果在汽车还没有马车跑的快,那我们肯定还是用马车。新能源汽车要靠大量的消费者来一起完善,我的心态就是小白鼠,我们不断的试错,出现了问题解决,解决好就发展,没有谁生下来就会跑的,我们应该宽容。”
将上面这段充满官味和官威的言论简单翻译一下,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也知道电动车不靠谱,但想要它快速发展你们就得花真金白银去当小白鼠去试错啊?你问我为什么要折腾自己?别问,问就是为了大跃进。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若是有人愿意死守燃油车的信仰,做一个不合时宜的“自私鬼”,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就站在了集体意识的对立面。稍有不慎,还有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风险。
总之,即便你爱燃油车爱的再深沉,你仍旧无法阻止它逐渐被慢慢边缘化的命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奋起高呼去反抗,但在旁人眼里这种行为将会显得十分幼稚。
但世上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我们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不难发现如今众多消费者反感“大趋势”不是没有原因的。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在电动车的阵营中,发生了太多在将理性抛之脑后的同时,也逐渐把智力放在了一边的“迷惑行为”。
众所周知,在电动车出现之前,人们对于汽车的追求都是在向更好的动力、更高的配置以及更强的整体性能迈进的。但当能源革命大跃进开始的同时,人们在选购电动车时最关心的却变成了“尽量别把我扔在路上”。
针对这个问题,各大厂家也都费尽心机想要“彻底”根治,哪怕拼了命的也要向外界证明:在任意一方面,电动车都能拥有和燃油车一样的性能。只可惜它们越是急于证明自己,就越容易用力过猛,以至于闹出了不少笑话。
如果你对这方面的故事一无所知,那么今天你绝对是来对了,下面就请和我们一起打开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迷惑行为大赏”。
威马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对于冬季的电动车主来说,这句诗应该改成:为什么我的车里常含棉衣?因为我对这续航毫无信心。
一到冬天,随着温度一并下降的还有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此时在车内开空调就变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享受。为了让用户在享受新能源的畅快体验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与燃油车一样的取暖效果,最近威马灵机一动,给车主们送上了"柴油暖宝宝"。
在威马最新的产品上,搭载了一个容积为10L的油箱用于加注柴油燃料。按照威马的说法,他们引以为傲的电池热管理2.0主要优势在于电芯温度的智能化、精准管理,且可以通过外置的柴油加热装置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减少自身电池电量消耗,同时部分热量也将传导入车内成为暖风。
此事一出,迅速就成为了全网焦点,新能源车型推广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排放与尽量降低使用成本。然而柴油机的加入让这台新能源车型既需要充电又需要加油,同时维护成本、故障率、噪音等等问题也将随之而来,堪称21世纪绝佳的“脱裤子放屁”真实案例。
另外还有网友调侃到"既然都用柴油加热,是不是可以顺便用柴油带动车轮呢",还有网友还表示"用低廉的柴油温暖一下高贵的电爹怎么了",甚至还有人直接称"都知道骗子用低级手段筛选低智商的受害者,但是看到这个我还是震惊了"。
理想ONE
相比威马的权宜之计,理想ONE则要显得“格外机智”。既然纯电动终究还是会有里程焦虑,那干脆用油发电,岂不是彻底解决了续航问题?于是,理想ONE直接带着“增程混合动力技术”的口号上市了。
首先来介绍一下理想ONE的车辆动力组成结构,这款车动力包括前后轴的两台电机,底盘的一块40.5kWh的三元锂电池,一台1.2T的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车辆全部动力输出来自前后的双电机,而发动机将仅仅作为发电机使用,不参与动力的输出。
在纯电动模式下,该车续航里程为180km。但只要将45L油箱加满,就能额外获得增程续航520km,综合续航里程突破700公里。理论上只要你不停加注燃油就能获得无限的续航里程,是不是觉得和“太阳能手电筒”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用车成本上,理想ONE同样充满了魔幻色彩。即使不算电费,单是百公里的油耗就约为6.43L/100km。如果某天你不幸只能使用内燃机进行全驱,520km以来的平均油耗将会上升到8.65L/100km。
这还不是全部,一旦理想ONE开上了高速,油耗更是会激增到10L/100km以上的水平。所以,这台车真的能算是新能源吗?
蔚来
接下来要说的你们可能不信,就算是如理想ONE一般夸张的能耗表现,在蔚来面前也只能算个弟弟。要说新能源领域将内燃机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还要说蔚来。
仅仅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蔚来ES8就完成了“勇闯极寒东北”和“抵达绝美新疆”等骇人听闻的传奇壮举。并且使用的ES8也是标准的量产车型,既不带“柴油暖宝宝”也没有“增程内燃机”,只是一台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纯电动汽车而已。
重点来了,在续航尿崩的低温环境下,蔚来ES8是如何做到“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呢?答案其实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派柴油充电车一路跟随。先用柴油发动机驱动发电车,再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电能,最后再将电能补充到蔚来ES8上。
如此一套流程下来,蔚来充电车绝对算是当下最称职的“奶妈”。经过其他媒体测算后,在使用充电车的情况下蔚来ES8每行驶100公里就要耗费高达44L柴油。
要知道一台3.0T的五十铃MU-X越野车百公里油耗也仅在9L左右,不知车主在使用充电车环游世界的同时还记不记得蔚来“Blue sky is comming”的口号。
小鹏G3
既然电动车想要拥有长续航无论如何都要借助于燃油发动机的帮助,那么有没有相对更“温和”一些的操作方式呢?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小鹏G3曾经的风骚操作了。
在今年9月7日,何小鹏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则“科技极客解锁小鹏汽车新玩法与彩蛋”的用车报告,在没有点进去细细品味之前你很可能认为这是一则展示小鹏汽车“全路况摄像头”或是“带你追忆童年的神奇游戏机”的内容,但细品之下却发现或许推翻牛顿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工作日后可以交给小鹏汽车了。
当时的用车报告中,一台小鹏G3在长途旅行时电量告急,且附近有没有可供使用的充电桩。于是测试人员灵机一动,让一台帕杰罗采用硬连接的方式对小鹏G3实行拖拽,从而达到开启动能回收充电的目的。
而当两台车开上公路之后,这种独特的充电方式也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最终测试人员表示“平均拖拽一公里可以增加三公里的续航,如果一台小鹏拖着另一台小鹏,是不是就不用充电了?”
看到这里我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原来永动机的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你集齐两台小鹏汽车,就可以轻易获得两台“永动小鹏汽车”。谁要说这不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表现,我第一个不答应。
当嬉笑过后,我们也不免开始心疼那台帕杰罗,本身6G系列发动机油耗表现就十分一般,再加上视频车使用了大花纹的MT轮胎,估计空车通勤的状态下百公里也要直逼15L汽油。如今车尾还拖了台开启动能回收的小鹏,长时间持续高负载下油耗突破20L简直轻而易举。但这都是老旧燃油车的排放,小鹏汽车仍然保持了0排放的高标准。
看完上面的故事,我们惊奇的发现无论是何种技术下的新能源产物,其最高境界竟然都是烧油。只要环境稍微复杂,电动车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来“伺候”自己,想不到买台电动车竟然堪比养了一个爹。另外明明大家起跑前都说好要竭尽全力弯道超车,可如今怎么动不动就开始跑回到老路上了呢?
当然,你也可以和文章开头的“高层人士“统一战线,反驳电动车是全新事物,需要给它时间成长。可事实上电动车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比汽油车还要稍微早上十几年而已。这部分的内容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科普过,这里就不再具体展开了。
至于新能源车型日后的发展会不会好,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在集体意志面前想要推动任何一件事物的发展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长短还是个未知数。不过从刚刚得到的消息来看,似乎某些厂家在补贴拿到手软后还颇有怨言。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其中对电动车的百公里电耗作了明确规定——2025 年纯电降到 12kwh/百公里。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一项规定,就如同每次排放标准更新就要伴随平均油耗下降一样,可某些厂家却不乐意了。他们表示“到2025年,实现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规划中将电耗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的最核心指标,这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弊大于利,应该删除。”
其中的具体原因,是厂家认为未来的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功能会额外耗电,想要达成目标可能会导致厂家牺牲产品体验与质量去做相应的优化。总之就是一幅“我做不到,所以工信部设定的能耗指标弊大于利,应该删除”的驾驶。
拿补贴的时候没意见,定标准的时候却不乐意了。我们实在是不明白这种“考试成绩差就要责怪试卷难”的自信是谁给的,或许这也就是现今部分新能源车企活成了过街老鼠的真正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