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

固守内燃失先机,拥抱纯电占上风

日本的汽车厂商在传统内燃机方面投入得很深,原本以为用一辈子的老本就能稳稳吃住,但电动车时代一到,全都白费了。从2000年代刚开始,日本在混合动力技术上就占了绝对的优势,丰田的普锐斯一问世,就成了节能车辆的标杆。不过,他们没能及时转向纯电动,相反还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去改善燃油发动机。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像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日本的工程师们折腾了好几年,把效率提升到大约41%,在燃油车时代那确实挺厉害,但比起电动机的效率轻松飙到95%以上,且加速反应那叫一个线性,谁还关心那点儿小幅提升呀。再想想,年轻人买车,不就是图个新鲜感嘛,一踩油门,电动车那推背的力度,燃油车怎么比得过?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中国车企一瞧这块大蛋糕,早早就开始走纯电的路子。比亚迪从2003年进行业起,就一直盯着电池和电控,2008年还推出了F3DM插电混动,那会儿就开始埋头苦干。到2015年前后,销售额猛增,火得不行。到2023年,中国的电动车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快接近60%,比亚迪一家公司就卖出了几百万辆车,真是挺厉害的。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回头看日本那边,到了2010年前后,还是拼命钻研多缸发动机,直列四缸、V6啥的,一边想着降成本,就玩了个三缸机,结果振动问题一堆。日产和本田也差不多,花了大劲在燃烧优化上,忽视了电机技术的未来潜力。结果是啥呢?全球都开始转向纯电动,日本那百年的积累,变成了摆设。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中国没这个包袱,内燃机会本身就不强,干脆一股脑全推电动,政府补贴上百亿甚至上千亿,产业链从电池到电控全都搞定了。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领先,成本低续航还长,日本那些车企反应慢,等他们意识到时,已经晚了。

2024年,日本七大车企的利润跌了36%,主要是因为电动转型步伐缓慢,导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巅峰时期的20多%掉到10%出头。日本那种守旧的心态其实挺普遍的,企业发大就容易变得保守;反倒是中国车企,反应快,趁着弯道超车的机会赶上来了。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依赖专利收租梦,自主研发破壁垒

日本车企的第二个大失误,就是太靠混动技术专利来赚大钱,没想到中国车企选择绕开混动,直接推纯电动,一下子打破了他们的局面。从1997年推出普锐斯开始,丰田就积攒了上万项专利,特别是行星齿轮变速箱和电池控制系统,原本打算拿这些技术卖给全球汽车厂商,收专利费,结果没想到被绕过,局势就变得不那么顺啦。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中国车企起步的确遇到不少吃亏,但他们很快就想办法走捷径。比亚迪推出了DM-i系统,双电机安排,效率能跟丰田比肩,还挺稳定。吉利搞出CHS动力分流,双排星齿轮,成功避开了丰田的技术壁垒。长城也试着搞串并联结构,自个儿创新的东西一大堆。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日本曾经认为混动是未来的王者,全球都得跟着走,可殊不知纯电动这条路天生就适合中国。电机、电控和电池的技术,中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到了2015年后基本迎来爆发,除了特斯拉,全球大部分车企都被中国车企追赶上了。再说丰田的专利费计划泡汤了,在中国的销量大幅缩水。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到2023年7月,日系车的零售总量只有28万辆,比去年同期少了26%。其中,丰田销量下滑6.6%,本田降了25%,日产更是跌了28.9%。到了2025年上半年,丰田在中国的销量略有回升,但本田和日产仍然各自下滑了24%和17%。三菱方面,干脆在2023年9月退出了中国的生产线,和广汽方面协商结束了合作。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日本车企的封闭式产业链实际上害了自己,供应链缺乏开放,电动化转型的速度也比较慢。而反观中国,采取的策略是大力开放合作,吸引特斯拉在这里建设工厂,比如上海超级工厂在2020年开始投产,产业链规模一时间就甩开了日本。到2024年,中国电动车出口达到了500万辆,泰国市场的增长更是高达103%。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日本还在死守着专利的梦想,结果市场全被中国抢走了。你说吧,日本拼了70年,不仅被美国牵着走,又被中国的电动车远远甩在后头。自主研发才是真本事,中国的汽车公司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专利的障碍,就自己搭起了新的防线。

押注氢能遇挫败,电动主导定乾坤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日本的第三个失误就是死磕氢能源,结果技术路线走偏了,被纯电动车甩得远远的。早在2008年,日本就开始研究燃料电池,到2013年凭借复兴战略确立了优势,丰田的Mirai在2014年也上市了,目前他们手中掌握的氢燃料专利大概占了六成左右。

氢能这块儿问题挺多的,存储麻烦,高压罐压力大,氢原子又小,容易漏,还会让材料变脆。而且燃料电池用的贵金属,储量有限,运输过程中损耗还挺厉害。日本一直押在这方面,是因为他们电力自给率只有7%,充电桩推广困难。而咱们中国主要搞纯电动车,电价便宜,公共充电桩多,续航和充电都相对方便。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氢燃料车的销量挺惨的,2022年全球都不到一万辆,而电动车早已突破千万。日本的氢气站到2021年也才建了160个,利用率还挺低。咱们中国也在研究氢能技术,但主要还是以电动汽车为核心,补贴一转向氢燃料电池车时,基础的纯电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丰田几年来大力投入氢能,但市场反应不怎么热烈。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到2025年,日本车企将遭遇美国关税,七大厂商的利润可能会削减约2.67万亿日元。在国内市场,日系车连续三年销量下滑,本田和日产合计都比不过比亚迪的一半。纯电动市场火爆,但日本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导致消费者纷纷转向像东风EV这些品牌。日本的国情限制了电动车的发展,比如电费比中国高出三倍,产业链也比较封闭。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看看咱们中国,产量和销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电动车更是达到了900万辆,出口方面还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2023年第一季度,出口量达到99.4万辆,比日本的95.4万辆还多。到了4月份,出口继续攀升,达到37.6万辆,跟去年同期比又有了明显增长。

欧盟在2023年9月开启了反补贴调查,预计在2024年10月征收10%到36%的关税。不过呢,中国企业自己在本地圈地建厂,比如在西班牙的工厂依旧在扩张。德国汽车企业也不落后,2023年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品牌占据了不少阵地,2025年预计将有116家中国企业参展。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日本又在组建联盟,丰田和马自达互相共享技术,不过他们的电动车计划到2030年才打算搞出30款,进展实在不快。氢能的冒险也以失败告终,日本汽车巨头的阴影还笼罩着这块市场,而中国的电动车则遥遥领先。日本不断押宝未来科技,但屡屡受挫,这次氢能又没成功。相比之下,中国的纯电动策略分得很明,不光目标明确,还靠着大规模和坚定的决心赢得了优势。

日本汽车产业三大失误!原欲收专利费,却被中国电动车技术击败-有驾

总的来看,日本这三次失误,主要是因为太过保守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失误。曾经想着靠专利费赚大钱的美梦,现在已经被中国电动车技术远远甩在后头。中国汽车行业走出了自己的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出口量也超过了日本,全球市场份额差不多快到50%了。

日系车在中国走到低谷,主要还是因为新能源转型太慢。要是日本不赶紧调整策略的话,差距会越拉越大。中国车企继续冲刺,电动汽车基本成了主流。这事儿提醒我们,选对技术路线,市场才能稳得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