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圈,从来都不缺乏硝烟。日前,奇瑞高管一句“吉利新车是烂车”,将吉利和奇瑞两个巨头推向舆论漩涡。
正当许多人以为两大车企要大打出手之时,李书福和尹同跃两位大佬,却给陷入内耗泥沼的中国汽车界,递出了一把破局的金钥匙。
1. 奇瑞和吉利收起刀枪
近日,吉利银河品牌首款中高级电混轿车——星耀8,上市发布会刚刚落下帷幕,就遭到奇瑞高管的言语攻击。
综合媒体报道,奇瑞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姚飞(姚远方),在奇瑞风云“A9创始人版车主群”中,评价吉利银河星耀8时,使用了很多直接批评的形容词,诸如“烂车一台,鉴定完毕”“二排挤得很”“音响烂”等。
消息被爆出之后,外界一片哗然,一时间,骂声、指责声铺天盖地,奇瑞的品牌形象蒙上厚重阴影。
面对危机,奇瑞祭出雷霆手段。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在微博上坦言“这种言论很不妥当”,同时立刻对姚飞“进行了严肃处理,停止其一切工作”。
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已就个别员工言论引发的争议与奇瑞高层沟通,奇瑞展现出了诚信负责的风范。”
这场始于“失言”的风波,最终化作两支交叠的橄榄枝。奇瑞刀刃向内刮骨去疾,吉利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大车企握手言和。
2. 给中国汽车圈打个样
翻开中国汽车的历史,“窝里斗”的戏码从未停歇,恶性竞争、相互攻击……
尤其是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竞争压力如千钧重担般压在汽车企业肩头,中国车企之间仿佛陷入了一种“内耗”的泥沼。
从而导致水军泛滥、黑公关之风盛行,各企业间刀枪相向,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让整个行业乌烟瘴气,宛如被雾霾笼罩的天空,失去了原本该有的清澈与明朗。
有数据显示,2024年车企间负面舆情同比增长65%,其中高管言论占比达32%。
中国自主品牌本应是同舟共济的伙伴,携手向欧美日韩大型跨国车企的高地冲锋。
可如今诸多中国车企却在内耗中,消耗了大量精力与资源,这不利于中国汽车长远健康发展。
当产品良性竞争演变成“打口水战”,当技术比拼异化为“舆论绞杀”,中国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全球突围,就会被内耗的锁链拖慢脚步。
当自主品牌把枪口对准彼此的时候,外资品牌正在旁边开心的数钱。希望奇瑞与吉利这一次,可以为中国车企们打个样。
3. 李书福尹同跃两大佬
在这一事件背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和奇瑞掌舵人尹同跃,这两个汽车大佬值得我们深深的尊敬。
从“四个轮子加沙发”的狂人狂言,李书福不仅将吉利发展成为连续五年稳居销冠的自主一哥,而且还收购沃尔沃、宝腾汽车,入股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阿斯顿马丁……
他善用资本杠杆,旗下已经拥有9个上市公司,构建起庞大的汽车帝国。去年,吉利集团爆卖334万辆,首度跻身全球十大车企行列。
尹同跃毕业后北上一汽,在造车一线干了十多年。后来,他回到家乡参与创建了奇瑞,带领奇瑞连续十多年成为自主销冠。
从创业之日起,尹同跃就为奇瑞的发展,注入技术驱动的基因。他将奇瑞从荒滩小草房,跃升为世界500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奇瑞的总销量中,海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截止2024年,奇瑞已经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在全球不断扩大着中国汽车的声量。
李书福带领的吉利和尹同跃掌舵的奇瑞,就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在中国汽车的浩瀚星空中交相辉映,用各自的光芒照亮对方,也照亮着整个行业的未来。
相信在李书福和尹同跃这样领军人物的带领下,中国汽车品牌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篇章,让世界见证中国汽车的力量与魅力,朝着汽车强国的梦想大步迈进,一路高歌,所向披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