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汽车行业从业者,我经常被问到:你觉得某款车值不值得买?其实还是要看用在什么场合、什么人群。尤其是像奇瑞瑞虎8这种,除了我自己开了几个月以外,身边的朋友、客户发来消息的频率,也让我觉得这车确实差异挺大。
先讲个微情节吧。上个月我认识的一个客户,他是个典型的实用派。带着一家人来看车,他问我:你说这车买了能耐用几年?油耗高不高?我翻看了下他家实际需求——平时上下班短途约8公里,周末偶尔跑长途。他要的是个稳妥、价格合理的家用SUV,不是追求极限性能。
我告诉他:这个价格区间下,瑞虎8确实挺有诚意。最低价不到9.3万,配置还不错。就算要换车,折旧和维护成本也能接受。这就让我想起一个点:很多人在看同级别车时,第一反应还是价格/配置。我更关心的其实是它的实际用车体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简单列下这个新瑞虎8的几个硬指标。它采用1.6T鲲鹏发动机,最大功率147kW,峰值扭矩310N·m。这个参数,放在同价位基本上处于中上水平。很多竞品一半都还在用1.5T或更弱的动力。你想想,这个输出在高速超车、爬坡时是不是就更有底气?我曾跟车修理工聊过,他说:这车动力挺靠谱,不会一踩油门就拉响。这个靠谱我理解是:燃油经济性+动力输出兼得。
要说配置,超出预期的其实不少。全系标配了全景影像、无钥匙进入,甚至高配还有座椅加热。平时开车,尤其冬天,用个加热座椅、方向盘,体验差不多就跟豪华感挂钩了。你在同价位品牌中会发现,很多车只是在强项上谈优点,但这款车配置的肉"不少。
空间方面,咱们聊点实际。我好友小李,去年买了款瑞虎8。轴距长了115mm,到了2825mm,后排空间宽敞得让人满意。过节回家,带上父母,后排我给他们放倒了座椅,竟然还能变成休闲沙发。这真的不错。其实这种空间多用途对于家庭用车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聊到这,我也得承认一些短板。例如,后排悬挂是四连杆,跑一些颠簸路面,震动稍微明顯,会影响乘坐舒适性(尤其是我朋友抱怨:这坑坑洼洼的路,像坐过山车)。再城市里油耗偏高,可能在9-10L/100km范围内,小跑车或混动车可能更省油。这点我其实早就预料到,但没仔细算过。
好笑的是,我一朋友开着这个车,他说:动力还行,但最烦的是每次直行的时候,那个自适应巡航让我误以为自己在驾驶飞行器。他其实觉得,配置越多,越繁琐,反而容易出错(这也是他说的)。我自己还发现了点细节——宪兵网购时顺带买的,装在车里感觉比原装的还坚固。
我们再看它的外观。个人偏爱豹款的运动风,但内饰我更喜欢虎款的横屏设计。两个版本都可以改装,只要把豹款的前脸换成虎款的稳定气质,票数就会多一半。
这车的优势还是性价比高,空间大,动力足,在当前10-13万市场里,能找到一个这么均衡的,是不容易的。比起哈弗大狗PLUS,瑞虎8轴距更长,动力也更耐操。长安CS75 PLUS、宋PLUS DM那类,外观和配置细腻度不错,但价格和空间就稍微有差距。
说句题外话,没细想过为什么奇瑞能把豹款的运动脸换个横屏都这么费劲?这是设计的难点还是出于成本考虑?(这段先按下不表)看来,很多细节都在设计与成本之间做取舍。
提个问题:你觉得,传统燃油车在未来还能坚持多久?是否还会有像瑞虎8这样,凭借真材实料打出自己的空间?我还记得修理工说过:新车再怎么智能,动不动就出个故障,还是要看机械。这句话,我一直放在心里。
如果你问我:下一部车,会不会是电动车?这个问题真难答。我猜,可能还会有一段时间,至少像我这样用车,燃油车依然挺用得上的。
(这就是我目前对它的感想——还能想象未来的变化,但真正用到手里,还是得实际体验才知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