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买 MPV 的消费者,对车的理解可能是相对最深的。不管是买来用于商务场景,还是用于接送小孩、老人出行的家用场景。车主们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对品质、舒适、安全等方面的需求点,到底在哪里。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新能源浪潮之前,在那个合资车牢牢占据话语权的时代,广汽传祺M8就已经是国内中高端MPV的顶流了。
现在,各种车型都在卷新能源+智能化,尤其是中国品牌。MPV领域就先后崛起了诸如腾势D9、岚图梦想家等狠角色。要夯实自己在行业中的顶流地位,肯定也得采用智能化和电气化方面的顶流。所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就采用了宁德时代骁遥增混3C超充电池,以及华为乾崑智驾ADS和鸿蒙座舱。凭借广汽传祺的大厂品质、华为乾崑智驾以及宁德时代的电池这三巨头的核心技术加持,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构建起强大的产品实力,或能问鼎 “华系MPV头把交椅” 的位置,那么它究竟能否坐稳这一宝座呢?
智能、安全、舒享三顶流,新能源MPV就该这样造?
你买车时会在意智能驾驶辅助的能力吗?相信很多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对智能化,特别是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一用户痛点,或在MPV车型的选购上,被进一步放大。因为MPV天然有着更高频率的高速需求,且庞大的车身在城市道路驾驶时,难度也会明显高于一般乘用车。以上两点叠加,某种程度上,使得顶流新能源MPV,就必须去卷智能驾驶辅助能力。
于是在定价几乎一致的情况下(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 Pro 舒享舱/ 岚图梦想家 PHEV 四驱卓越乾崑版(35.99 万元);腾势 D9 DM-i 智驾版 1020 四驱尊贵型(35.98 万元)),三款热门MPV都强调了自己的智能驾驶辅助能力。从硬件角度来说,它们都搭载了激光雷达。虽然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还在打“口水战”,但眼下在感知距离、分辨率、精度等方面,激光雷达仍然是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的。激光雷达放在高速场景应用较多,在车身尺寸较大、城市驾控难度更高的MPV身上,激光雷达的刚需程度也就更高。
不过,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和岚图梦想家乾崑版两款车型均采用了华为乾崑智驾ADS的192线激光雷达。多少线就是说雷达在单位时间内,能发射多少激光线束。线束越多,自然就能够绘制出分辨率更高、视野更广的画面,而且抗天气干扰的能力也会更强。简单来说,激光雷达的线束多少直接决定了主动安全性的上限。而192线激光雷达,就是现在量产应用当中的第一梯队水平而腾势D9这边,则是采用的128线激光雷达。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看,感知硬件只是驾驶辅助功能的一部分,而背后大模型的构建和投喂水平才是关键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感知能力明显稍逊一筹的纯视觉驾驶辅助方案,仍然敢于叫板激光雷达方案。但是落到华为乾崑智驾ADS身上,似乎就没有太多争议了。因为单论AI大模型,华为仍然是这个领域的头部。这点,在后期升级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ADS系统,以及明确落地L3级别驾驶辅助法规之后,对比优势还会显现得更加明显。
既然顶流的智能驾驶辅助已经有了,那对座舱体验要求极为苛刻的中高端MPV而言,座舱的智能化也是必需品。同样是由华为赋能,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应用了最新的鸿蒙座舱。简单来说,它可以完美延续你对旗舰智能手机的操作习惯。手机上数万个应用App,可以在车机上直接使用,且界面布局与手机完全一致仅仅是鸿蒙座舱自身生态中,覆盖音乐、视频、游戏等精品定制App就有50多个。
此外,汽车智能座舱还有一个手机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整体系统处理的难点。这便是需要支持多屏幕操作以及互动。在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鸿蒙座舱身上,就要支持7屏互联。包括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仪表盘、17.3英寸3K分辨率吸顶屏、两侧5英寸扶手屏等等。鸿蒙座舱在这些屏幕上的展现,除了UI界面直观,多屏架构既能独立运行,还能无缝内容流转。比如在家庭出行时,小孩在后排看动画片,家长在前屏导航,完全可以互不干扰。而前排还可以通过手势操作,将影音内容,甚至是导航信息等,推送至后排吸顶屏。也就是说,鸿蒙座舱将车内空间,真的从一个单纯的移动空间,打造成了一个第三生活空间。
除了智能座舱,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在舒适性打造上还以 “移动头等舱” 为标准。具体来说,就是顶流的车内座舱空间,以及拉满的第二排双零重力座椅的用料和功能。首先,,3070mm轴距与1910mm的二排纵向空间设计,保障了一二排超阔大空间。再配合三排座椅灵活移动的多变布局,可实现4人超大四座、7人舒适乘坐等多种空间组合,重新定义高端MPV的舒适天花板。
然后就是中高端MPV的精髓——第二排独立座椅。五星SPA双零重力座椅,采用全粒面Nappa真皮材质,通过15层座椅舒适结构与德国杜克普特种缝纫设备 0.5mm精度工艺,带来细腻触感与支撑。再加上拥有全球首发的“摩天轮”机械按摩和腿托震子脉冲按摩的24点全身按摩系统,以按、捏、振三大手法作用于肩、颈、腰、背臀、腿6大部位。配合石墨烯热疗颈枕2秒极速升温的远红外生命光波理疗,实现深度放松。
有了智能、舒适和大空间之后。作为拥有三排座椅,且为了获取更大空间,C、D柱设计较为平直的MPV,其第三排的被动安全能力,一直很容易被打上“问号”。为此,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延续M8系列的独家专利技术的第三排后车窗气囊。在遭遇碰撞时,该气囊打开的范围,基本涵盖了整个后车窗玻璃。除了可以覆盖乘员头部、颈部等关键部位,还可以阻止后窗玻璃碎裂后溅入车内所造成的二次伤害。
当然,新能源MPV除了座舱的被动安全,还需要做到动力电池的“0自燃、不起火、不扩散。”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采用最新的宁德时代骁遥增混3C电池,作为首批满足足“新国标”要求的动力电池,就是主被动安全方面的顶流。主动安全部分,它搭载了第二代无热扩散技术,应用新基材气凝胶隔热垫(非大面冷却),首创烟气与高压主动隔离技术,通过了极寒、枪击等极端环境测试。被动安全方面,它还采用了防弹级高安全装甲涂层,10倍PVC耐刮擦能力,4倍PVC抗冲击拉伸。
聊完华为智能化和宁德时代电池,一款中高端MPV,要想将以上智能、安全等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高端制造的全方位保障。无论是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工厂,还是具备发动机、电机、电池三大核心部件的全栈自研自产能力;无论是打造全球首个集成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热力学测试的“三合一”风洞实验室,还是车辆历经零下40℃漠河至50℃吐鲁番的70种复杂路况考验,完成累计1.03亿公里的“五高一山一尘”的极限测试——广汽传祺都展现了自身强大的研发与制造实力。这种大厂品质的背书,是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独有的优势,而且在过去广汽传祺热销的MPV车型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因为用2.0T,所以省油,跑高速还更靠谱?
前面提到了,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岚图梦想家和腾势D9,在价位上是有重合的。而在同等价格下,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纯电续航里程,是三款MPV中最长的(WLTC工况下传祺为202km/岚图为184km/腾势为145-155km)。如果是评价一台纯电动乘用车,那这个数据就已经能说明经济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了。但“插混”以及“MPV”这两个关键词的存在,首先就不能忽视燃油部分的经济性,其次就是跑高速的性能储备与耐力。
在馈电油耗方面,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依旧是三款MPV中最低的那个,而且是大幅领先的(WLTC工况每百公里馈电油耗,传祺为6.15L/岚图为6.9L/腾势为7.15L)。核心原因就是传祺使用的是2.0T发动机,而另外两台MPV则是采用的1.5T发动机。这个逻辑乍一看可能有点绕。怎么排量更大,反而会更省油?
对插混车型而言,内燃机最耗油的工况,也就是起步这个阶段,其实已经被电机替代。但MPV庞大的车身,在面对中高速巡航,以及巡航期间再加速等场景的时候,与其用电机去拉超高转速后用内燃机发电去补充电量,不如直接利用好内燃机热效率最优的经济区间。这种理想工况既能降低油耗,又能获得更好的动力储备来帮助车辆提速。所以回到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身上,凭借广汽传祺凭借多年燃油技术积累与MPV造车经验,其 2.0T 发动机技术成熟,燃烧高效、动力强劲且耐用。专为混动准备的2挡DHT变速箱,更是成了它的独门绝技。
多一个挡位,就可以让内燃机直驱覆盖更宽泛的区间,而且可以做到“有电没电”都省油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WLTC工况甚至无法完全体现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经济性特点,因为它的测试范围只有一个高速循环。如果满油满电出发,且完全把能源跑空,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理论能耗,可能比你想象中还会更低。而且跑高速长途,更大的排量,也就意味着更强的性能耐力和稳定性。另外值得补充的一点是,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的发动机只需要吃92号油即可,和腾势D9一致。而岚图梦想家需要加注95号,这也算是额外的成本差异。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继承了广汽传祺作为MPV领域大厂的传统舒适性、中高端MPV的档次感和77万MPV用户的良好口碑,还增加了顶流的华为乾崑驾驶辅助、主被动安全配置,鸿蒙智能座舱,以及宁德时代这一头部动力电池的选择。再加上自身高冗余、多场景、兼容性强的多挡插混动力系统。这些都展现了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作为“华系MPV头把交椅”的卓越实力与领先优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