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8月宝马iX1累计销量达3245辆,较3-5月的1890辆增长61%。这组增长数据的背后,是这款豪华纯电紧凑型SUV的市场价格调整——终端售价从上市初期的29.99万起,降至17.69万起,进入主流国产电动SUV价格带。这波操作究竟是无奈清仓,还是主动转型?
2025年5月起,宝马旗下首款国产纯电紧凑型SUV iX1,在全国多地经销商终端启动价格调整,入门版eDrive25L车型裸车价最低至17.69万,顶配xDrive30L车型降幅超14万。作为宝马电动化布局的重要车型,其价格直接下探至比亚迪宋PLUS EV、埃安Y等国产车型的主力价位。
官方虽未直接发布“降价声明”,但宝马集团2025年中期财报提及“将优化电动车型价格体系,提升市场渗透率”。从市场反馈看,价格调整后首月(6月)销量就从5月的685辆升至1023辆,增幅49%,印证了价格调整的市场号召力。
初步分析来看,这并非单纯的“清仓甩卖”。要知道,宝马iX1的生产基地位于沈阳华晨宝马工厂,属于常态化生产车型,并非停产清库产品。其价格调整更像是豪华品牌对新能源市场格局的主动适配。
笔者认为,宝马iX1的价格调整,本质是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战略破局”——通过价格下探打破品牌溢价壁垒,以产品力适配更广泛市场,同时倒逼行业在品质与性价比之间找到新平衡。这一观点可从有效性和场景适配性两个维度拆解。
1. 有效性标准:销量与品牌价值的双赢
价格调整的有效性,不能只看短期销量,更要看对品牌年轻化的拉动。数据显示,购买宝马iX1的用户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达58%,较宝马燃油SUV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这说明价格调整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类似案例可见奔驰EQA的价格策略。2024年底奔驰EQA终端降价后,年轻用户占比从41%升至53%,同时带动品牌整体电动化销量增长37%。这证明合理的价格调整,能在提升销量的同时,实现品牌用户结构优化。
2. 场景适配性:精准匹配城市通勤需求
从产品特性来看,宝马iX1的场景适配性十分清晰。其4616mm车长+2802mm轴距的尺寸,搭配5.7秒破百的双电机四驱系统(xDrive30L车型),完美契合城市通勤与周末短途出行需求。虽然450km的CLTC续航在同价位不算顶尖,但对于日均通勤50km以内的用户来说,每周充电一次完全够用。
权威案例佐证这一适配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5城市通勤用车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用户日均通勤距离48km,60%的用户每周充电不超过2次。宝马iX1的续航表现,恰好匹配这一主流需求。而其宝马标志性的底盘调校,让城市拥堵路况中的操控感优于多数同级国产车型。
总结来看,宝马iX1的价格调整绝非“认输”,而是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的“聪明选择”。它用17万级的价格,让消费者享受到豪华品牌的品质与操控,同时也给国产车企提了醒:不能只靠配置堆砌,还要在核心操控与品质把控上深耕。
从行业价值来看,这种良性竞争意义重大。豪华品牌放下身段后,将推动整个新能源市场从“配置内卷”转向“品质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17万买豪华品牌纯电,还是选配置丰富的国产车,都有了更优质的选择;对行业来说,这种竞争将加速技术迭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如果你正在选17-20万级的电动车,会优先考虑宝马iX1这样的“豪华性价比”车型,还是更看重续航和智能配置的国产车型?你觉得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最该坚守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