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要重蹈出租车覆辙?全国市场过度饱和,无人网约车来袭
"日均13单挣200元"正在成为网约车司机的新常态。郑州3.5万辆网约车中有6000辆长期空跑,西昌市万人出租车拥有量突破40辆,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司机在方向盘前熬红的双眼。
市场饱和已成定局
在深圳,全职司机时薪跌破23元,比外卖骑手还低。珠海司机每天工作10小时才能勉强保住4000元月收入,这还没算上比私家车贵50%的保险费。青岛更夸张,36%的网约车日均接单不足5单,相当于三成司机每天开车8小时只赚顿饭钱。
收入陷阱防不胜防
"乘客付37块,到我手里只剩27块。"青岛李师傅展示的订单记录显示,平台抽成比例早已突破30%红线。更扎心的是夜间接单,50公里长途单到手不足60元,里程费跌破每公里1元的底线。有人算过账:每天跑够300元流水,得烧掉40度电或20升油,再扣除150元车损,真正揣进口袋的还不够给孩子交补习费。
无人车正在抢饭碗
上海街头24小时待命的无人网约车,不需要社保、不会疲劳、更不用讨要五星好评。虽然现在只是试点,但试想凌晨三点,当人类司机困得眼皮打架时,这些铁疙瘩还在满城扫街接单。长沙、三亚等地直接暂停新司机注册,这波操作比当年出租车牌照贬值来得更狠。
平台套路深似海
"完成2000单奖励1分钱"的奇葩规定,把司机尊严按在地上摩擦。算法更是玩心理战:上午让你轻松赚200,下午就卡单限流,逼着你熬夜加班填流水窟窿。租赁公司也没闲着,"月入过万"的招聘广告背后,藏着"以租代购"的深坑——深圳有人被套路成车贷奴隶,月供3200比工资还高。
当年出租车司机围堵网约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风水轮流转。当无人车的激光雷达扫过城市街道,那些抵押房产买车的司机,是否正坐在驾驶座上刷着"转行送外卖"的攻略?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真的连一声"订单取消"的提示音都不会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