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种感觉,一年到头,本想掸去一身尘埃,轻装前行,结果发现驾照上的“血槽”依旧坚挺,岿然不动?
别怀疑人生,不是你眼神儿不好使,也不是系统抽风,八成,你就是踩雷了。
就拿我那冒失鬼朋友小王来说,去年蒲月“喜提”六分,还天真地盼着来年元旦“重置”,结果呢?
到了今年蒲月,APP上一瞅,嚯,六分依然在岗,雷打不动。
这到底是闹哪样?
这事儿啊,归根结底,就是咱对驾照积分的“姿势”掌握得不够到位。
很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这玩意儿是按公历年头算的,每年一月一日自动“回血”。
谬以千里!
这东西,它盯的是你的“初领证日”,以此为基准循环往复。
也就是说,要是你2023年仲夏伊始拿的证,那你的积分周期就是从2023年仲夏伊始到2024年暮春之末。
下一个周期,从2024年仲夏伊始再度开启。
搞明白了这周期怎么转,接下来咱们唠唠,为啥你的分儿老是不肯“归零”?
这背后啊,潜伏着三个“作祟”的家伙。
第一个,也是最司空见惯的,就是“违停记录未勾销”。
脑补一下,你被摄像头“咔嚓”了一下,你没在“交管12123”上认领,或者当场开了罚单,你没签字画押,那这扣分就像滚雪团儿一样,越滚越大,一直赖在你的驾照上,下个周期还得“背债”。
所以,有事没事儿就溜达溜达APP,看看有没有“待处理事项”,有的话麻溜儿地办了。
第二个,很多人容易丢三落四,那就是“罚锾未缴清”。
别以为消除了违章记录就万事俱备了,掏腰包才是最后一哆嗦!
搞定违章后,十五日内必须“进贡”,不然每天要额外奉上3%的滞纳金,虽然封顶不会超过本金,但能省则省,是吧?
交完钱也别高枕无忧,隔个一天半天,再刷一下APP,确认状态是不是已经“更新换代”。
第三个,也是最容易让人措手不及的,就是“跨周期操作”。
举个栗子,你的周期是仲夏伊始画句号,结果你仲夏之初二才去处理违章,那这扣分就直接“跳槽”到下一个周期了!
等于说,你白白错失了一个周期“洗白”的机会。
所以,上策就是在周期寿终正寝前五天,集中火力清理违章,避免“跨月背锅”。
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规避扣分。
但要是真中招了,咋办?
交警蜀黍也给各位备好了“保分秘笈”。
首先,违章处理一定要“双保险”。
现场单子,十五天内签字+缴费;电子眼“倩影”,APP上“一键搞定”(别手滑只点“处理”!
)。
其次,新手村的各位小白们可要注意了,实习期内要是“团灭”了12分,直接回炉重造!
而且不设“复活币”!
上高速务必有三年以上“老炮儿”陪驾,不然小心被罚二百大洋。
另外,异地犯事儿也不用愁眉苦脸,现在全国联网了。
手机上用“交管12123”就能异地“上供”,或者直接杀到当地交警队“自首”,不用千里迢迢跑回老家。
万一,我说的是万一,真的一个不留神扣满了12分,也别自暴自弃,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先去“交管12123”上报名“回炉深造”,每天苦读三小时,熬够七天。
然后,参加科目一补考,过了就“刑满释放”,没过就继续刷题,不限次数。
但如果你拒不悔改,那驾照就“停牌”了,再开车就属于“非法营运”了!
所以说,安全驾驶才是真谛。
但万一“失足”了,记住:“认罪”+“伏法”=闭环操作,缺一不可!
对了,每月记得查一下APP,看看有没有“未处理事项”和“清分倒计时”。
处理完违章立马“充值”,别等催款短信,逾期可是要加收“利息”的。
周期结束前,集中扫清违章,避免“跨周期羁押”。
仅仅是摸清了这些门道,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与大众认知相悖,很多人对驾照积分规则和处理流程都是一知半解,这才导致了“分数依旧”的窘境。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原因归咎于“交规过于繁琐”时,是否忽略了我们自身学习和理解的怠惰?
说到底,这不仅仅是关于驾照分数的问题,更是关于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的问题。
车轮一转,安全责任重于山,遵守交规,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别让小小的扣分,影响了你一路向前的节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