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这事儿越来越拧巴了。
一边,是所有人都在喊,什么供应链要“多元化”,要“搬走”,喊得那叫一个响亮,好像明天外资就全跑光了。另一边,我又刷到个数据,说日本对华投资,在2025年前九个月,猛增了55.5%。
我当时就纳闷了,这数据哪来的。我查了下,是中国日报引用的商务部数据。55.5%,这可不是小钱,这帮人嘴上喊着不要,身体倒挺诚实。
什么叫“坏但不傻”,这就叫。
喊“撤离”是给别人听的,是政治表态。真金白银往哪儿砸,才是生意人心里话。
就说雷克萨斯,丰田家的,够大牌吧。一直在中国卖进口车,姿态摆得很高。现在呢?一声不吭在上海金山拿了块地,砸了1071亿日元,要干嘛?独资建纯电动工厂。
这事都板上钉钉了,2025年6月动工的,计划2027年就要投产,一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
他为啥非要在上海建。日本不能建吗?他算过账了。中国一年卖800万辆新能源车,占了全球六成。在上海周边,一天就能把一辆车的所有零件配齐,物流成本比在日本本土低12%。这笔账,丰田算得比谁都精。他要是傻,他能把电池研发中心也一起搬过来吗?他就是冲着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完整的链条来的。
还有三菱电机,搞工厂自动化的。以前是卖标准化设备,爱买不买。现在中国本土企业卷得太厉害,他怎么办?
我查了下,他2025年直接在中国成立了一个“智能制造科技集团”,总部都落成了。这根本不是开个分公司,这是把产、销、研一体化了,摆明了就是要贴着中国市场搞“定制化”。中国工厂要什么,他就改,改到又快又好又便宜。这不就是被逼出来的“加量不加价”吗?他要是不这么干,不出三年就得被挤出去。
所以你看,那些天天喊着要走的外资,到底是谁在走?
是一些本来就没啥技术含量,在中国市场也卷不过别人,赚不到钱的小厂。这叫战略收缩,说白了就是混不下去了,这不是很正常吗?市场新陈代谢而已。
真正手里有东西的“硬角色”,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我看到一个日本百年企业,叫ZACROS的。他是干嘛的?生产一种折叠式液体容器,就是那种带龙头的软包装。这东西他家占了全球50%以上的份额,绝对的老大。
他把这条生产线搬到了哪?无锡。为什么?人家的总经理公开说的:“中国是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市场”。就这么简单,他必须来。
甚至连做牛肉饭的吉野家,都在研究中国市场。我看到个报道,他们居然专门给中国的老人开发“介护餐”,就是那种容易咀"嚼、容易吞咽的,还拿到了保健食品许可。你看看,这生意经念得多细。他们都研究到这份上了,你还信他们要走?
资本是最诚实的,哪儿有利润就去哪儿。
美国那边,是签了不少“投名状”,动不动几千亿,听着很吓人。但那些钱都是“政治项目”,要么卡在审批,要么补贴拿不到,雷声大雨点小,落不了地。
日本企业精明着呢。与其把钱砸进那种虚无缥缈的“政治正确”,不如投到中国这个“即投即赚”的市场里。松下的总裁不都说了,“失去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可能就会失去全球市场”。这才是实话。
现在的中国市场,早不是三十年前靠低成本吸引人的地方了。日本企业现在扎堆进来,图的是你完整的产业链、超大的市场,还有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东芝都跑来跟中国企业合作搞碳化硅芯片了。
所以,当那些人还在纠结什么“选边站”的时候,真正的商人早就用钱投完票了。上海金山雷克萨斯工地的推土机声,就是最真实的声音。
这帮人,真的只是坏,一点都不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