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
购买一辆车只为了收藏或在园区内部使用,车辆能不能不上牌?
一般人买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投保车险拿临牌,在临时号牌到期之前,要办理车辆上牌的相关事宜;上牌之后车辆就有了“身份”,登记证书就是汽车的户口本,行驶证相当于汽车的身份证。但是有些司机买车只是为了收藏,或者在工厂或园区内部使用,这些车如果不上牌的话,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
正确答案是没有任何影响,只要不上牌,车辆可以自由处置。
汽车获取“身份”的流程如上,总结如下。
投保车险
登记注册
获取登记证书、行驶证和号牌
反之,从开始就不进行任何操作,车辆就等于“黑户”。
但是汽车的“黑户”并不违法,因为汽车毕竟是个物件,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上牌;否则就不会有“汽车坟场”了,而且至今还有很多品牌的老旧燃油车还在库存中,在2022年里,一度还出现过只符合国四或国五排放的库存燃油车,这些车再不符合上牌的标准了。等待这些车的结局只能是报废,或者拆卸零部件销售,亦或者卖给个人作为收藏车辆。
没有“户籍”的汽车不能驶入公共道路,反之,只要不驶入公共道路,自己买来的车就可以随便使用与处置;比如“低速代步车”或“老年代步车”,这两种车型的原型车都是景区或厂区使用功能的通勤车,驶入公路就要面对处罚,而在企业或个人的场地内部使用,只要符合企业制定的驾驶规章制度或个人的要求就可以随便驾驶。
最后需要再讲一点:如果汽车“获取过身份”,那就不能用来收藏了。
简而言之就是汽车如果在落地之后办理过登记上牌,那么车辆就属于交通管理范围内的机动车;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去定期检测,检测通过之后用或不用是自己的选择;而如果无法通过检测的话,连续三次就要面对强制报废。或者行驶里程满60万公里的车辆要面对引导报废。这些车的最终宿命都要到机动车报废拆解厂,自己收藏是不可以的。
假设车辆办理过上牌手续,不年检了,就放在自己院子里留着看;那么车辆连续脱检三次之后就会被默认为强制报废,报废车辆的信息始终在个人信息记录里,以后如果想要购买新车上牌,不先处理好报废机动车则无法办理新车的手续,不论是摩托车、房车还是普通代步车型都是相互关联的。
所以,如果购车的初衷就是为了收藏或在场地内部使用,从购车开始就不能上牌;不过临牌不用担心,有些拖挂房车买来就是为了改装成移动的小商店,这些拖挂房车在落地后可以办理临牌,临牌不等于正式上户,不会有记录的,只是以后想要挪车就只能用平板货车来运输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