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卷”一词已成为流行语,而在汽车行业中,这种“卷”体现在产品不断升级、安全性能日益增强的趋势上。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对续航、充电以及安全性能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吉利品牌旗下的新能源系列车型——银河,便是这一趋势的佼佼者。其首款车型银河L7,作为一款采用插混动力的SUV,已在安全性能上展现出卓越实力。近日,《电动湃》团队亲赴天津中汽中心,对银河L7进行了深度拆解,以探究其安全性能的奥秘。
在实验室现场,银河L7的“白车身”被直观地展示出来,让人得以一窥其安全设计的精髓。车头部分的前防撞梁设计尤为引人注目,其厚度和宽度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采用铝镁合金材质,硬度值极高,且防撞梁长度占据了车宽的70%,为车辆提供了强有力的前部保护。
银河L7的前防撞梁横截面采用独特的“日字形”设计,相较于市面上主流的“口字形”设计,其承载碰撞的能力更为出色。紧随其后的是长达290毫米的吸能盒,以及由两段纵梁组成的卸力结构——这一结构被形象地称为“三叶草”,寓意着吉祥与安全。
尽管“三叶草”结构的造型更似鸡爪,但其经过精心设计,优化了卸力路径,能够将冲击力有效传递至门框两侧和下部底盘,从而确保座舱的安全性。
在侧面碰撞防护方面,银河L7同样表现出色。其主驾、副驾门洞采用一体化冲压工艺,相较于传统的上下分开冲压再焊接的工艺,结构更为完整,侧碰安全性也更高。
银河L7的车身地板下隐藏着8根结构梁,形成4纵4横的布局。电池包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横梁上,而纵梁则充当电池包的“保护外甲”,为电池安全提供坚实屏障。
此外,银河L7还巧妙地运用了CBS胶块作为填充物,安装在地板纵梁位置。在发生侧面碰撞时,CBS胶块能够碎裂分散冲击,起到“牺牲小我,保护大我”的作用。
作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银河L7对电池安全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特别设计的电池防撞横梁位于电池包前方,形成一道U型凸起保护屏障。在不幸发生托底擦碰时,这一设计能够先于电池承受冲击,有效减少撞击对电池的伤害。
银河L7在电池底部还覆盖了一层钢板和PVC涂层,进一步增强了电池的防护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银河L7曾进行过真实的托底试验,结果证明其电池安全防护设计的有效性。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高压充电管理系统辐射问题,银河L7也给出了巧妙的解决方案。它将高压充电管理系统巧妙地布置在后副车架位置,既节省了空间,又确保了安全性。
在天津中汽中心的实验室里,我们不仅见证了银河L7的安全实力,还惊喜地看到了新亮相的银河L6。两款车型均展现出吉利银河在体系化造车方面的深厚底蕴和自信态度。
吉利银河敢于打出“安全”标签,并对此充满自信,这背后离不开其架构造车的实力支撑。银河L7和银河L6共享同一架构,在安全性能上采用相同设计,表现自然旗鼓相当。
像吉利这样的自主车企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造车方法论和技术底蕴,甚至具备对外输出技术的实力。这标志着中国车企已经迎来了全新的时代,有信心也有底气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