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身边买新车的朋友,又有人开始念叨着要去看“老牌”燃油SUV了?
就在上周,一位原本纠结新势力的朋友,最终提走了本田CR-V。
销售顾问悄悄透露,像这样最终被品牌口碑、可靠性和看得见的实惠拉回来的客户,最近明显多了起来。
这份2025年6月的最新合资SUV周销量榜单,就清清楚楚地展示了这个现象。
榜单前15名的位置,一个新能源车都没有,全部被传统燃油SUV牢牢占据。
大众途观L这次冲到了第一名的位置,一周就卖出去将近6000辆。
它的成功没啥花哨的,就是车子开起来顺手舒服,空间够大够实用,这种踏踏实实的“水桶型”选手,家用客户最认这个。
大众这次能赢,还不止靠途观L一个车。
探岳和途岳这哥俩,价格策略配合得非常好,一起在15万左右的紧凑SUV市场搞“价格战”。
终端价格真金白银地降下来,销量确实跟着往上窜了。
日系这边,丰田是典型的“两条腿走路”。
老大RAV4荣放,打的是技术牌,混动版本(也就是双擎)卖得特别好,卖出去的车子里,有超过四成都是混动版。
大家买它,图的就是省油又省心,没啥续航焦虑这回事。
而定位更入门的卡罗拉锐放,路子完全不一样。
价格直接杀到12万区间起,对准的就是预算更紧、特别是年轻人这块市场。
这招挺管用,上周RAV4荣放和卡罗拉锐放都卖出了5000多辆,双双挤进头部阵营。
老对手本田CR-V呢?
虽然现在新能源车选择多了,确实分走了它一部分客户。
但CR-V也有自己的硬实力支撑着,靠啥呢?
一个是坐进去开起来,那底盘给人感觉就是扎实稳当,行驶品质在同价位里确实是数得着的。
另一个,多年的口碑积累,让它的保值率在二手车市场一直坚挺,大家觉得买了将来换车亏得少。
这两个硬本事,让它在上周硬是守住了合资SUV销量榜第六的位置。
再说说豪华品牌那边。
奔驰GLC和奥迪Q5L这俩老冤家,还是稳稳待在前十名里,毕竟牌子够响亮。
不过,最近这俩日子想维持体面,也挺拼的。
优惠力度那是真的大放血,终端价综合算下来能便宜个8万还多!
特别是最入门的奔驰GLC,价格门槛已经被打到了35万以下。
想买豪华SUV又在意价格的客户,看着这骨折价,很难不动心。
宝马这边情况就更有意思了。
宝马X3,加大优惠之后,销量终于有点起色,上周排到了第15位。
而它的大哥宝马X5,靠的是啥?
主要是国产了呀!
国产大大降低了生产和成本,价格竞争力提升明显,这让它在竞争激烈的高端SUV市场(上周排名第16位)还能守住自己的地盘。
当然,榜单后段的故事,就没前面那么好看了。
一些曾经的经典车型,现在有点力不从心。
比如丰田汉兰达,曾几何时中型SUV标杆般的存在,现在混到周销量排行榜第13位。
它的混动技术以前是卖点,但现在和咱们国产品牌那些先进的混动(比如比亚迪的DM-i)比起来,优势没那么明显了,吸引力自然就降了。
日产逍客(第14位)也还是一副老样子,销量平平淡淡。
情怀这东西,真不好当饭吃。
丰田普拉多(第34位)就是个例子,“神车”光环在价格和实用性面前也弱了不少。
日产奇骏(第41位)试图通过换代来翻身,可惜市场反应很冷淡,没见多大起色。
美系SUV和二线豪华品牌,现在的处境只能说更难了。
凯迪拉克XT5排到了第24位,沃尔沃XC60更靠后是第21位,它们上周的销量连1000辆都没突破。
福特探险者(第35位)和林肯航海家(第40位)为了冲销量,都在拼命加大终端优惠。
但从结果看,砸了这么多钱在折扣上,销量起色还是不太明显。
最扎心的,可能要数合资品牌鼓捣出来的那些新能源SUV了,在榜单上的位置真的是惨不忍睹。
广汽丰田的铂智3X(第18位),顶着新名字、新设计,一周就卖了不到1500台。
一汽-大众的ID.4 CROZZ更惨,排到第38名去了。
奥迪寄予厚望的Q6 e-tron(第42位)、丰田的bZ5(第39位),这些全新纯电平台出来的车,周销量更是没能突破500辆大关。
消费者对这些挂着老牌厂商标的新能源SUV,普遍就是不太买账。
韩系车就更别提了,北京现代的热门车型ix35,连这份榜单的前50名都没挤进去。
这波2025年6月新鲜出炉的合资SUV周销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得清清楚楚。
在主流家庭用户真金白银投票的15万到30万SUV市场,实实在在掏钱的消费者,目前用脚投给了那些技术成熟、维修保养方便、用着心里踏实的燃油车。
合资SUV这块阵地,成了传统燃油车最牢固的一个堡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