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烧钱秘籍”全公开:明明白白亏出去的千亿,到底换来啥?
一份财报能让人背后发凉?
蔚来这七年,真是“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把钱往外送”。
七年里上千亿的亏损。
2024年这一年,亏了224亿。
你觉得这钱是丢水里了吗?
李斌自信地说,亏得明明白白。
可到底明白在哪,明白得让人心服口服吗?
话说得容易,账单一摊开,谁不眨眼。
2014年蔚来刚成立那会儿,喊着要高端。
2017年第一辆ES8出来,定价五十多万,气势冲天。
可好景不长,2018年正式交付,之后的日子一言难尽。
中国车市水太深。
高端市场蛋糕本来就不大,大家都想分,结果最后发现,这蛋糕还真就那么点。
最多只占了12%。
理想、小鹏、特斯拉全盯着这块,仗都还没打完,价格倒先卷翻天。
蔚来这个账,真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的。
2018年到2024年,一共卖了67万多辆车。
收入看着不少,2357个亿。
可净亏1092.9亿,平均一年就得亏一百多亿。
这要搁普通企业,估计早破产了。
这还只是个开始。
亏钱亏得最猛的,谁也绕不过那个“换电站”。
听着新鲜,实际是个大窟窿。
2024年底,蔚来全国建了3389座换电站,硬生生花了258.9亿。
一个站建下来,得300万。
可惜用的人没预想的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才35次服务。
说是要一天有60次才不亏本。
只完成了一半。
眼瞅着钱花下去了,站却闲着。
看着真让人着急。
蔚来还爱搞大场面。
NIO House那种体验店,一个店每年要2000万运营费,直接是传统4S的一倍多。
客服团队8000人,蔚来员工数四年从1.5万变成4.5万。
人多钱也多,工资还高得离谱。
研发年薪76万,行政工资27万,比理想和小鹏高一半。
用网友的话说,这不是养团队,是养大了一个“高配服务企业”。
再说卖车挣钱这事。
最初ES8能卖54.8万,2024年主力车型已经降到26.2万,乐道新品牌更是直接杀到20万出头。
价格降了,成本还在那儿杵着。
单车物料成本接近30万,怎么赚?
特斯拉上海工厂一辆车卖25万,还有补贴。
蔚来的优势一下没了。
你以为砸钱就是创新?
可创新也得有回头钱啊。
蔚来自信“服务换口碑”,门店、体验、客服统统不能少。
可当车主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这摊子你还撑得住?
一个车主每年光服务分摊就要4000块。
车卖得越便宜,服务成本越吃不消。
有投资人说,蔚来亏得是明白钱,明白在哪?
销售、管理、行政三项费用,七年花了608亿。
比研发还多八十亿。
2024年销售行政157亿,比研发还多27亿。
理想小鹏能控制在10%以内的销售比例,蔚来直接23.9%。
宝马中国都只11%。
蔚来这钱花得壮观。
别以为人多就能干大事。
乐道新品牌首月交付832台。
高薪高配,结果产出这么低。
养了这么多人,最后换来一摞亏损报表。
谁看了不头疼?
还有人说蔚来工资高是为了抢人才。
可做生意不是光靠“养人气”,效率才是硬道理。
新能源车市竞争惨烈,钱要掰成两半花。
你养那么多人,效率跟不上,迟早亏麻了。
有网友说蔚来像个“夹心饼干”。
高端不够高,价格又掉头往下。
这定位到底是啥?
2017年刚出ES8时高端气场还在。
到了2024年,车卖得越来越便宜,高端形象快成回忆。
服务还得继续,成本填进去卖不高价,定位就成谜了。
很多人说换电是未来。
可换电对个人车主没太大吸引。
要是营运车辆用,可能还有点戏。
可蔚来主攻的偏偏是私家车,场景错配。
建那么多换电站,结果利用率不到60%。
钱没少花,坑倒是挖下去了。
到底是创新点子太超前,还是资本太容易烧?
网友分两拨。
一拨说蔚来像探路者,敢投敢干。
另一拨说,这么烧钱,撑不住就全打水漂。
你信哪个?
现实是,新能源行业内卷凶得很,一天不创新就可能被淘汰。
可创新不是乱砸钱,不然最后谁买单?
投资人怕的不是明不明白,是钱投下去到底能不能见回头钱。
有市场分析师把蔚来说成“养人王”。
工资高,福利好。
可车卖得越来越便宜,服务、体验、人工这摊子却死撑着不缩。
到头来,钱都进了员工钱包,企业自己反而没赚着。
你要说养团队、拼服务没用,好像也不是全错,用户满意度高了,但企业自己快没气了。
有网友调侃:蔚来这是用千亿铺出来的“换电高速”。
可高速没人跑,路再宽有啥用?
还有人说,蔚来像在万丈深渊边上跳舞。
一失足可能就万劫不复。
李斌说钱亏在明处。
明处花钱不丢人,怕就怕明花暗亏。
看着一摞摞厚厚的财报,投入产出比尴尬得很。
现在最怕的,就是蔚来最后成了行业的“备胎”,替大家趟了雷,自己却没捞到好结果。
到最后,创新、服务、体验都成了别人的教训,蔚来自己却成了教材上的反面例子。
有分析师问:蔚来这么折腾一大圈,到底是提前布好棋等翻盘,还是在边上自嗨?
工资高、服务多、换电站密如牛毛,光靠这些真能撑起未来吗?
你说说,这钱花得值不值?
评论区等你开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