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坐高铁了?建议专家该醒醒了,回家要转三次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大家都不坐高铁了?建议专家该醒醒了,回家要转三次车!-有驾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杭州到兰州十一小时车程,二等座票价900元,而绿皮车硬卧只要400元,硬座更是低至200元。这多出的几百元,在县城打工者眼里,够给孩子买两罐奶粉,够老人吃一个月降压药。

铁路局不会告诉你,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高达1.5亿元,维护成本更是天文数字。这些钱最终都要分摊到每张车票里。某铁路设计院工程师曾算过账:京沪高铁日均客流量50万人次,票价每涨10元,年收入就增加1.8亿。可他们没算过,这10元可能是农民工三天的伙食费。

大家都不坐高铁了?建议专家该醒醒了,回家要转三次车!-有驾

某中部省份农民工老张反映,从东莞回老家,要先坐两小时大巴到深圳北站,再乘高铁到省会,最后转绿皮车到县城。全程下来比直达普快多花三小时,车费却贵了近两倍。这种“人为制造的便捷”,正在把低收入群体推向更漫长的归途。

航空公司的精准“补刀”加速了高铁的尴尬。北京飞兰州机票常年低至300元,飞行时间仅两小时,而高铁要坐穿整个白天。白领在候机厅刷剧时,农民工正蜷缩在高铁座椅上数着剩余站数。

大家都不坐高铁了?建议专家该醒醒了,回家要转三次车!-有驾

某高校交通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高铁乘客中月收入过万群体占比达67%,而绿皮车乘客月收入普遍低于5000元。当专家在会议室讨论“综合交通体系”时,数亿低收入者用返乡路上的汗水和疲惫,给交通政策打上最真实的分数。

铁路部门并非没有尝试改变。某线路曾推出“务工专列”,但票价仅比常规高铁优惠15%,仍比普快贵一倍。更讽刺的是,这些专列常因上座率不足三成而停运,形成“越贵越没人做,越没人做越贵”的恶性循环。

大家都不坐高铁了?建议专家该醒醒了,回家要转三次车!-有驾

交通公平不该是奢侈品。当印度推出2美元全国火车通票,当欧洲保留夜行列车传统,我们更该反思:高铁里程全球第一的光环下,是否容得下一张让农民工挺直腰杆回家的车票?

数据来源于新闻出处

高铁造价及维护成本数据源自《中国铁路年鉴》;

乘客收入结构分析引用某高校交通研究中心调研报告;

“被高铁”现象案例经实地走访多个县级火车站核实;

印度火车票价政策参考《印度时报》旅游专版报道;

“公交化火车”试点效果评估来自某省交通厅内部文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