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五域分类为整车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拆分视角。这五域包括动力域(保障安全)、底盘域(掌控车辆运动)、座舱域/智能信息域(处理娱乐与信息)、自动驾驶域(辅助驾驶功能)以及车身域(管理车身电子设备)。这些控制模块的完备集成,使得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得以实现全面控制。
动力域控制器,作为智能化的动力总成管理单元,通过CAN/FLEXRAY通信协议,综合管理变速器、引擎、电池以及交流发电机。其核心功能包括扭矩计算与分配、驾驶策略预判、CO2减排、通信网关等,旨在优化动力总成性能并确保其高效运行。此外,该控制器还具备电气智能故障诊断、智能节电及总线通信等实用功能,为整车安全与性能提供坚实保障。
合众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邓晓光带领的团队成功将这款动力域控制器搭载于哪吒汽车上,并一次性通过搭载车辆测试。这标志着合众PDCS动力域控制器已正式进入量产应用阶段。该系统采用英飞凌多核处理器,具备DSP数字信号处理及浮点运算能力,是Hozon PDCS的高速处理器。此外,Hozon PDCS三核并带锁步核的主芯片实现了更高的功能安全性,按照ASIL C功能安全等级开发,有效保障了用户的出行安全。通过V模型开发,每一步都能进行验证,确保软件失效率低于0.3%。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线控底盘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的新趋势。智能汽车的核心系统包括感知识别、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其中控制执行端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紧密相关。为了适应自动驾驶的需求,传统汽车的底盘需要进行线控改造。
线控制动系统主要分为液压式线控制动EHB和机械式线控制动EMB两种类型。EHB系统因其配备的备用制动系统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接受度,目前已成为主流的量产方案。
此外,博世的iBooster是直接型EHB技术的典型代表,常与ESP系统协同工作。然而,在第二代iBooster推出后,博世开始着手为L3和L4级自动驾驶开发一套新的线控制动系统,即IPB+RBU。
传统的座舱域是由若干分散的子系统或单独模块所组成,这样的架构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对于多屏联动、多屏驾驶等复杂电子座舱功能的需求。因此,座舱域控制器这一域集中式的计算平台应运而生。智能座舱的构成涵盖了全液晶仪表、大屏中控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抬头显示系统以及流媒体后视镜等众多部件,其中,域控制器担任着核心控制角色。
座舱域控制器通过以太网、MOST或CAN等通信方式,将抬头显示、仪表盘、导航等部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不仅集成了传统的座舱电子部件,还进一步整合了智能驾驶ADAS系统和车联网V2X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智能驾驶、车载互联以及信息娱乐等功能。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核心部件。它能够融合多传感器数据,进行精准定位、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域控制器需要与外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设备相连,进行图像识别、数据处理等复杂任务。与此同时,它还必须配备高性能处理器,以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来支持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需求。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供应商和Tier1厂商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未来,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将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车身域控制系统涵盖了灯光、雨刮洗涤、中控门锁、车窗控制等多项功能。同时,还包括PEPS智能钥匙、低频天线及其驱动、电子转向柱锁、IMMO天线等先进技术。此外,网关的CAN、可扩展CANFD和FLEXRAY、LIN网络、以太网接口,以及TPMS和无线接收模块等都被集成到车身域控制系统中。
车身域控制器通过将车头、车身中部以及车尾部的功能器件,如后刹车灯、后位置灯、尾门锁和双撑杆等,统一连接到一个总控制器中,实现了高效管理和控制。这一转变使得车身域控制器从分散的功能组合,逐渐演变为集成了基础驱动、钥匙功能、车灯、车门、车窗等众多车身电子功能的大控制器。车身域电子系统未来需要克服产品相对低端、产品线单一等问题,以适应车身域控制器集成化发展的趋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