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谈万安桥失火: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修复后需让村民和它互动

8月6日晚上,因为一场大火,拥有900多年历史的万安桥塌了。这座桥位于福建屏南县,曾是当地居民纳凉、儿童玩耍的好去处。

万安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2006年,包含它在内的闽东北廊桥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这场大火,学界感到非常遗憾。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赵逵专门研究会馆建筑,也是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会馆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他认为,虽然日后万安桥将在“形”上得到修复,但它上面的历史痕迹已经随着大火消逝,对情感价值的破坏是不可逆的。

近年来,古建筑遭遇损毁的事故多有发生。他认为,此次万安桥失火,应引起社会对古建筑保护的更多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谈万安桥失火: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修复后需让村民和它互动-有驾

8月10日晚上8点,工作人员在万安桥失火现场进行调查工作。图|九派新闻 万璇

对话

【1】万安桥是移民通道,是精神标识物

九派新闻:得知万安桥失火被毁后您是什么心情?

赵逵:着火当晚,我就发了一条微博,觉得非常遗憾、非常惋惜,我有一年去过那里,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廊桥,本来浙江和福建两省在联合申报,准备把廊桥打包在一起申报世界遗产,已经进了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了。

万安桥是这次申报里的很重要的一座桥,它的长度、历史都在廊桥中非常突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些年来,有许多比较大型的古桥出现这类事故,所以觉得颇为惋惜。

九派新闻:它较为突出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逵:可以总结为跨度大、复杂程度高、然后作为主要通道的功能性强。

万安桥原名龙江公济桥,俗称虹桥,始建于宋,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都属于“编木拱桥”“贯木拱桥”,采用的是宋代典型的造桥技术。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画里的拱桥是单跨的(没有桥墩),而万安桥还是多跨的(有多个桥墩),本身的技术含量、制作难度都要更高。

万安桥也是沟通浙江和福建的移民通道,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上,很多人从北到南,从浙江迁徙到福建。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会更在意路上的精神标识物。

九派新闻:像万安桥这种古建筑,对当地有什么样的意义?

赵逵:河边的村落的形成,一般与商业有关。过去进村主要是通过桥,而廊桥还不一样,它不仅有交通的功能,还是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聊天、赶场、集会都会在这里。所以廊桥相较于一般的桥,在村落中情感方面的连接会更多一些。

在屏南,重要的祭祀活动都与桥有关,常常会在桥两端或中间搭建祭祀的地方。

古人对祭祀的认识要复杂得多,现在是法治社会,出了事情我们会去找司法机关裁定,过去他们更倾向于在祠堂、在神的面前解决问题,这是他们的信仰和敬畏。在村民的文化记忆里,祭祀属于凝结情感高度的活动。

那他们把这种祭祀活动,放在桥上举办,也能看出他们对桥的认识和情感寄托,很不一样。

【2】关于桥的记忆是无价之宝

九派新闻:有人说,因为经历多次重建、修复,也有人说万安桥是“900年古桥”并不准确。对此,您怎么看?

赵逵:我们一直讲“始建于宋”。对于南方来说,因为天气等各方面原因,一个木制的桥,保存千年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它的局部损毁,包括局部维修,这都是很常见的。

九派新闻:修复万安桥有什么难点?

赵逵:我个人觉得,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点。万安桥属于“国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建造方式的资料留存比较充分。在工艺方面,福建那边始终有工艺留存,有专门的匠人。

据我所知,这所桥的建造并没有用到特别名贵稀有的材料,它主要的特点是木结构工艺。那从这个角度来说,多花一些心思,从“形”上重建是很容易的。

但是,有的地方是不可逆的。比如,万安桥所在的村子,是非常淳朴、非常历史的,与桥的风貌非常协调。但现在去看,桥烧了,村子仍然留存,但它的风貌已然发生了改变,对环境产生了整体的影响。

最大的难度是那些无形的东西的损失,就是完全无法再去复刻的。就算是再相似的两块石头,踩了九百年的石头和全新的石头,是完全不一样的。石头的包浆、木头的包浆,都很难复原了。

九派新闻:万安桥修复后,能保留下来什么价值?

赵逵:建筑的价值,其实包括建筑材料、工艺、手法、人文历史的内涵,要合在一起做出判断。从修复上讲,只要投入资金,它是可以被修好的,是可以被数字量化的。但是历史的账其实是没法算的,那些因此产生的记忆,才是无价之宝。

因此,对于像万安桥这样的古建筑来说,遗产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器物,真正变成遗产的话,它的价值并不是这个器物是什么材料做的,而是它传承了这么多年、留下了多少痕迹。

比方说,你想到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个老街道,能让你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的地方,可能是昏暗的灯泡,或者你在哪刻的一道划痕。但如果它被拆掉,即使再被重建,那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就没有了,能引发联想的东西就没有了。

九派新闻:万安桥修复后,还能继续申遗吗?

赵逵:严格意义讲,重新复建的建筑只能是仿古建筑,无法成为文物保护建筑,也自然失去申请遗产的价值。但万安桥还有石桥墩,木构如果还残存一部分,可以按照“修复”而不是“复建”理解,则还具有文物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谈万安桥失火:有些破坏是不可逆的,修复后需让村民和它互动-有驾

万安桥烧毁前的样子。资料图

【3】万安桥后续保护不应“矫枉过正”

九派新闻:像万安桥这种古建筑,日常的保护工作包括哪些?

赵逵:因为万安桥属于“国保”级文物了,中国是有非常严格的明文规定的,包括:严格禁止明火,有相应的安保措施、定期进行演练、投入专项资金,有专人负责。所以万安桥作为“国保”级建筑,出了这么大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九派新闻:此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赵逵:因为这已成为闻事件,能引发社会对古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视,我觉得这就是很大的价值了。其实,全社会来关注文物、古建保护,是非常罕见的事情,这种机遇并不多,偶尔会有故宫的一些网红事件才会引发关注。这次万安桥大火,能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遗产保护,能更多地关注到这方面,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九派新闻:修复过程中,如何操作才能尽量减少损失?

赵逵:就情感价值这块,是修复不了的。再怎么修它都只会是一个新的桥,那些文化、那些历史的痕迹已经随着那把火消逝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当然,在网上还是可以看到它之前的一些照片。如果当地政府能做些措施,比如展示一些老照片,其实会有利于呈现它过去的风貌。

另一方面,我觉得是要避免极端。比如,之后如果因为担心再发生此类危险,就限制村民在桥上的活动。如果为了管理,把“门”关上了,是不可取的。在我看来,这座桥的最大价值是要村民使用它,对它有依赖、有情感。要是因为它被烧了一次,也不让村民去桥上聊天了,矫枉过正,我觉得也不合适。

因此,修复起来之后,还是要让村民和桥互动,去参与进去,让遗产活起来,而不是只是封闭地把它立在那,仅作为“标本”看待。

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 万璇 实习记者 申冰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