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5月20日周二,在远程参与卡塔尔经济论坛期间,马斯克表示,他计划至少未来五年继续担任特斯拉CEO,除非“我去世”,否则不会放弃领导特斯拉。“是的,对此毫无疑问。”
马斯克强调,他希望保持对特斯拉的控制权并不是出于金钱考虑:“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对公司未来的合理控制问题。”
马斯克这个宣布,显示他终于也顶不住压力开始向现实低头了。他的这段从政经历,是典型的功高震主被利用成了背锅侠,真要想学商鞅,背后得有一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明君。
有一说一,他是有一腔抱负,但自己也忍不住飘了,政治手腕也稍显稚嫩。最后沦为用完就丢的工具人,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事无成,早点退出还能多少有点活路。
他在短暂涉足政治后,最终选择收缩战线,背后既有个人商业利益的现实考量,也暴露出美国政治体制对外来改革者的强烈排斥。这里面表面看是商业领袖的理性回归,水面之下折射出的是美国政商生态的深层矛盾。
马斯克在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期间,试图以硅谷模式改造联邦政府,誓言削减万亿开支,推行裁员风暴和数字化改革。
不出意外,这一激进举措迅速遭遇体制性反弹——国会质疑其合法性,公务员系统集体抵制,甚至引发多起诉讼。尽管白宫宣称节省了上千亿美元,但财政部数据显示政府债务不降反升,社会支出仍在增长。
这场效率革命的失败,印证了一个事实:美国政府并非一家可随意优化的科技公司,其臃肿的官僚体系和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绝非靠企业家个人意志就能撼动。
而马斯克赖以安身立命的特斯拉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特斯拉目前的困境让他不得不低头——欧洲销量腰斩,中国市场竞争白热化,美国本土也遭遇抵制。
一季度净利润暴跌七成多,销量也拉胯。股东们急得跳脚,再这么折腾下去,特斯拉真要被马斯克玩成夕阳产业了。他再不回来坐镇,股价怕是要跌成废纸。这时候放话专心搞公司,无非是给投资人吃颗定心丸。
更严峻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而加重了特斯拉的供应链成本,导致Cybertruck量产延期,中国市场销售受挫。马斯克比谁都清楚,公司要是垮了,他在政坛的话语权也会跟着完蛋。
这一连锁反应表明,在美国高度极化的政治环境下,商业领袖一旦深度卷入党派博弈,其企业极易成为民意对立的牺牲品。
但你说他真能彻底不管政治?那也是想多了。他之前砸了几个亿帮特朗普上位,现在说不掺和政治,谁信啊。政治投资和炒股一样,讲究长期持有。马斯克这种精明的生意人,当然不会白白扔掉手里的筹码。
特朗普那边也未必真缺他这个金主。马斯克的钱确实香,但特朗普现在坐稳了白宫,有的是人排队送钱。马斯克退出政府效率部,更像是双方默契的战术调整。一个回去救火,一个腾出手换新牌。
马斯克嘴上说减少政治开支,更可能只是换了个玩法。以前是亲自下场站台,现在改走幕后路线。比如通过X平台带节奏,或者资助亲商派政客。这种软性介入,比直接砸钱更隐蔽,也更难被对手抓住把柄。
更何况特朗普团队内部许多人早就看他不顺眼。关税政策上唱反调,裁员搞得鸡飞狗跳,连核心幕僚都和他公开对骂。这种刺头,留着也是麻烦。现在他自己提出减少参与,正中某些人下怀。
但要说马斯克彻底退出特朗普圈子,那也太天真了。他手里握着SpaceX的军工订单,星链的全球布局,随便哪样都是特朗普政府需要的硬货。这种利益捆绑,不是简单一句退出就能解开的。
未来几年,我们大概率会看到马斯克玩两手抓。一手稳住特斯拉的基本盘,一手通过资本和媒体维持政治影响力。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反而让他进退自如。
马斯克的进退抉择,是个体理性与体制惯性碰撞的必然结果。政治就像赌桌,输赢不在一时。马斯克这种老江湖,深谙此道。有些人注定不会离开舞台,他们只是换个角度继续表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