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势力销量洗牌:零跑首破4万登顶 小米力压蔚来
五一假期刚过,新势力车企就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当零跑首次冲破4万月销大关时,广汽埃安却陷入同比0.7%的“死亡增长”;当小鹏连续6个月站稳3万阵营时,理想却被挤出前三宝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改写中国新能源车市格局。
一、零跑逆袭:4万俱乐部的孤勇者
4月最耀眼的明星当属零跑汽车。41039辆的交付量,不仅创下品牌新高,更让零跑成为首个跨过4万门槛的新势力。这个曾被戏称“半价理想”的品牌,用B10的上市首月交付破万、B01的上海车展首秀,证明低价高配策略依然能打。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的“双线作战”:C系列守住15万级基本盘,B系列用激光雷达+8295芯片的组合冲击高端市场。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像极了手机界的小米崛起路径。
二、小鹏反超:纯电阵营的绝地反击
小鹏35045辆的交付量里藏着两个关键信息:纯电车型首次反超增程式,MONA M03单一车型8个月狂卖10万辆。在特斯拉Model 3持续降价的压力下,小鹏用“15万级激光雷达轿车”的精准定位,硬生生撕开市场缺口。
不过隐患同样明显——P7+、G9等中高端车型的乏力,暴露出小鹏“偏科生”的尴尬。就像手机市场的小米Note系列折戟,过度依赖爆款的风险正在积聚。
三、理想退守:高端护城河危机
33939辆的成绩单对理想来说,无异于“温水煮青蛙”。主力车型L6、L7合计贡献超70%销量,暴露了产品矩阵的脆弱性。更危险的是,当零跑B10用15万价格搭载激光雷达时,理想坚守的“高端智能”标签正在褪色。
不过理想手里还握着纯电i8这张底牌。7月上市的这款纯电SUV,或将决定理想能否守住40万+市场的最后堡垒。
四、埃安困局:转型阵痛中的挣扎
广汽埃安28301辆的销量背后,是触目惊心的0.7%同比增幅。这个曾经的“网约车之王”,在B端市场饱和后陷入转型困局。第二代AION V的全球化战略,被业内看作“背水一战”——就像当年华为从运营商定制机转向消费市场,成败在此一举。
五、小米稳场:舆论风波下的韧性
28000+的交付量,让小米成为跨界造车最成功的品牌。即便遭遇3月交通事故风波,SU7 Ultra双风道版的交付仍稳住了基本盘。但“单车型打天下”的模式,让人想起当年锤子手机的T系列——没有产品矩阵支撑的繁荣,终究是空中楼阁。
六、蔚来曙光:三品牌战略的赌局
蔚来23900辆的销量里,藏着乐道品牌4400辆、萤火虫品牌首车交付的新变量。这个坚持换电路线的品牌,正在复刻手机行业“华为+荣耀”的多品牌策略。不过当乐道L60遭遇市场冷遇时,人们不禁要问:高端技术下放真的能通吃市场吗?
这场销量大战的终局,或许就藏在两个细节里:零跑B01车展亮相时的人头攒动,理想展厅里消费者反复对比L6和零跑C16的犹豫。当价格战进入“15万激光雷达”时代,技术竞赛正在演变为成本控制的终极较量。
你看好哪家新势力能笑到最后?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下期我们将深度解析:激光雷达平民化会如何改写行业规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