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交管部门近期发布的新规来看,10月至11月将成为全国电动车专项整治的关键“高严时段”。随着整治工作的逐步推进,这两个月内,各地针对电动车管理与整治的全新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并快速融入当地电动车日常管理体系。结合目前已公布的政策内容全国多地电动车整治力度将再度升级,电动车及三轮车上路将面临“7大严查”措施,另有3类特定车型被明确纳入全面禁行禁用范围,具体政策细节可随下文了解。
云南华宁:非标电动三、四轮车9月30日前须完成备案
近日,云南华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超标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对当地电动三、四轮车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其中指出,对于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未进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未取得CCC认证,且无法在交管部门办理机动车号牌的电动三、四轮车,若为2025年5月1日前购买的车辆,需尽快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登记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这意味着,自10月1日起,未按规定完成备案的非标电动三、四轮车若违规上路行驶,交管部门将依法开展查处工作。此外,通告还强调,对于违法生产、销售、改装电动三、四轮车,以及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将由市场监管、工信、公安、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合依法查处;若相关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江西抚州:10月1日起,临时/备案号牌及未登记车辆全面禁行
江西省抚州市五部门联合发布通告,明确从10月1日起,抚州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悬挂临时号牌、备案号牌的电动车(含二、三、四轮),将全部禁止上路行驶;同时,全市范围内未依法完成登记挂牌的电动车及三、四轮车,也将被禁止上路。
届时,交管部门将重点针对非标电动车、无牌电动车继续上路行驶的行为开展严格检查与整治,对违规车辆依法采取罚款、扣留等处置措施。
全国多地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动车、三轮车的管控进入“严管模式”,“7大严查”措施全面铺开,3类车辆被明确划入禁行禁用范围,覆盖车辆资质、驾驶行为、安全管理等全链条,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扣车、拘留等处罚,车主需提前自查规避风险。
一、“7大严查”:这些行为千万别碰,违者重罚
1、无牌无证上路:资质“双缺”寸步难行
所有电动车、摩托车必须经交管部门注册登记并悬挂有效号牌,方可合法上路。其中,电摩、电动三/四轮车属于机动车,驾驶人需持有对应准驾车型驾驶证。若出现准驾不符,将被罚款200元、驾驶证记9分;未取得驾驶证擅自驾驶的,最高可罚款2000元,还可能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非法改装加装:安全隐患“零容忍”
两轮、三轮电动车加装遮阳伞、车篷等行为成为整治重点,这类操作会改变车辆原有结构,遮挡驾驶视线、降低操控灵活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与往年不同,今年各地整治力度显著升级,一旦查获违规车辆,不仅会强制拆除改装部件,部分地区还会对车主处以50元罚款,涉事改装商家也将被追溯责任。
3、非法运营/违规载人:载客盈利必受严惩
两轮、三轮车违规载人现象突出,电动三/四轮车更是非法运营的“重灾区”。今年各地已启动专项整治,处罚标准大幅提高。以许昌为例,自10月8日起将常态化治理电动车非法营运,一经查实,车辆直接暂扣,绝不姑息。
4、不戴安全头盔:“首违警告,再犯必罚”
“一盔一戴”政策实施后,佩戴头盔已成为电动车主的出行基本准则。目前多数地区实行“首违警告”机制,若第二次被查出未佩戴头盔,将面临20至50元罚款,以此倒逼车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5、违规充电停放:触碰消防底线必受罚
国家消防部门将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列为重点排查事项。如10月1日起施行的《济南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电动车禁止在建筑公共门厅、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或充电,违规者最高可罚款500元。
6、酒驾醉驾:按机动车标准从严处置
今年针对电动车酒驾醉驾的处罚力度显著升级,尤其是电摩、电动三/四轮车,酒后驾驶将直接套用机动车处罚标准。其中,酒驾者将被暂扣6个月驾驶证、罚款1000至2000元;醉驾则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
7、常规交通违法:陋习不改必受治
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常见违法行为均被列为查处重点,一经发现将根据情节轻重处以警告或20至200元罚款。若同时存在酒驾醉驾等严重违规,还会叠加相应处罚。
二、“3类车辆”全面禁行禁用,上路即查
1、非标电动车:过渡期结束,一律禁行
10月起,多地非标电动车过渡期陆续结束,车辆将全面禁止上路。以江西抚州为例,当地明确过渡期结束后,非标电动车不得再上路行驶,违者依法处罚。
2、假牌套牌车辆:扣车罚5000元,可拘留
使用伪造、变造号牌或套用其他车辆号牌的电动车,一经查获将被收缴号牌、扣留车辆,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若使用伪造、变造号牌,还可能并处15日以下拘留。即便车辆被扣留,若车主未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理,经公告三个月仍未办理的,车辆将被依法处理,可能无法取回。
3、报废车辆:超期上路,强制拆解
电动车达到使用年限后需按规定报废,超过使用期的报废车辆禁止上路。一旦被查,不仅会被罚款、扣车,还将被强制送至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拆解处理。若未按规定办理报废手续,车主可能无法办理本人及其他车辆的上户手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