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热销令人瞩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动车,销量不断刷新纪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丰田这样的大牌传统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却举步维艰。
这真是让人困惑,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为何在电动车市场上频频受挫?
以丰田为例,2024年在全球的新能源车销量预计仅为29.5万辆,在中国市场更是微乎其微。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难道是技术不到位或市场适应性差?
其实,问题可能在其与生俱来的设计思维与用户体验的落实。
我们先来聊聊丰田电动车的开门设计。
想象一下,站在丰田电动车面前,抓门把手的感觉就像是在解密金库。
这年头谁还愿意在车门上花十分钟摸索?
大多数电动车都在推陈出新,搞点花样设计。
而丰田却把车门设计得十分复杂,开个门还要先按下一个隐蔽按钮,再把手伸进去抠一下,才能勉强打开。
对不少女生来说,这操作简直是一场灾难,指甲长了一点的,轻则卡壳,重则损失惨重。
而进了车里,想坐得舒服可还需继续折腾。
车内开门的操作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要先伸进去掏一个像手刹的机关,再推门。
试问,有几个人能在第一时间记住这个操作?
甚至很多网约车的司机都忍不了了,贴个A4纸在门边,让乘客学习官方开门手册。
这样的设计是不是让你怀疑是不是在买车,还是在做智商测试?
再来看看驾驶操作,一切似乎都为了提升高科技感,谁知道反而给用户带来了麻烦。
丰田的转向灯不是传统的拨片,而是设计成两个按键。
这样一来,在拐几个弯后,根本搞不清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要么设计时脑子进水,要么就是想为用户设置一点难度。
挂挡的设计也毫不逊色,一个圆形旋钮的上手难度就像小时候用的燃气灶。
按一下,再左右旋,高手在此一般,但对于普通司机来说,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仅仅是操作的复杂,日常使用的麻烦同样显而易见。
以储物空间为例,丰田的设计似乎为了让你在取出物品时体验到团队合作。
那个扶手箱是机关设计,必须后排乘客先协作动作,前排主驾驶完全没法独自搞定。
就算坐上车,主驾驶侧只有一个车窗升降按键,想开窗?
得先拨动一个黑不溜秋的小拨杆。
开个窗也得花点心思,给用户设计难度不必要,简直让人抓狂。
仪表盘的设计也相当复古,小得像80年代的收音机,让你开车时仿佛穿越到过去。
总的来说,丰田的电动车设计不是在迎合用户需求,而是在挑战他们的耐心与智力。
很多人不会为了这些繁琐的操作而选择这款车,车主的忍耐力在如此设计下可能也会被消耗殆尽。
在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
他们需要的是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的电动车,而丰田似乎没能洞察这一需求。
更严峻的是,市场对电动车的期待已不仅仅是续航、电池技术,还包括日常使用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未来,丰田在电动车市场上如何翻身,恐怕还得重新审视用户体验这根本之道。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技术设计,而无视消费者最基本的出行需求,恐怕在竞争中难有作为。
丰田需要的,不仅是电动化,更是切实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出真正符合市场期待的车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