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全球知名燃油车巨头企业-日产汽车宣布将追加裁员11000名海内和海外员工,该消息随即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消息显示,日产汽车在最新一次会议上宣布,将于近期追加新的裁员指标,约有11000名海内和海外员工会被优化。去年年底,日产汽车宣布裁员9000人,两次裁员指标约有20000名员工,约占日产汽车全球员工的15%以上,其中超过70%的被裁员工属于生产制造端。此次裁员,日产汽车解释称,鉴于当前经营业绩持续恶化,公司为改善经营情况,不得不通过大举裁员来缓解成本压力。
今年4月,日产汽车发布上一个财年(截止3月末)的经营数据,上一财年的净亏损高达7000亿至7500亿日元(约合347亿至372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日产汽车必须进行组织精简以降低成本支出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从2024年4月以来,日产汽车便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降本增效”计划,其中包括整合全球产能、裁员、关闭工厂等,比如日产汽车去年6月份宣布位于常州的生产基地,今年4月更是传出将关闭武汉的生产基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日产汽车还宣布全员降薪,其中,包括日产汽车总裁、董事等在内的一众高管均宣布不同程度的降薪计划,降薪幅度从20%至45%不等。
日产汽车作为全球燃油车巨头企业,曾是汽车市场的“销量王者”,如今进行大刀阔斧式地组织精简,究其原因还是其面临销量下滑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其营收和利润数据上被体现出来。
根据日产汽车发布的2024年数据显示,2024年,日产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为335万辆,销量同比2023年下降0.8%,属于微降;中国市场,日产2024年销量为66万辆,同比下降12%,拖累整体表现。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约400万辆,中国市场销量约116万辆。换句话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跌幅已是腰斩,处境已是难言乐观。
有市场观察人士称,日产汽车的销量之所以会“大幅下滑”,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大企业病”,电动化普及等。过去几年,中国市场加快电动化普及,本土的电动车企快速扩张,渗透率一度突破50%。为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包括日产汽车在内的燃油车纷纷卷入价格战,这加剧了其亏损,同时也增强了降价预期,进而影响其销量。
面对销量下滑的压力,日产汽车不断加大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加强与中国伙伴企业的合作力度。此前,日产汽车CEO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10款新车,以阻止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不过,此举能否挽回日产在华颓势,目前来看还是未知之数。
(文中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