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谶:哪吒汽车,终究还是凉了

一语成谶:哪吒汽车,终究还是凉了

引言:哪吒汽车的破产传闻成真

一语成谶:哪吒汽车,终究还是凉了-有驾

2025年5月14日,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广告承包商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据X平台用户爆料,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已于此前逃往英国,而公司截至2025年3月的累计亏损高达183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8亿元,账户余额仅剩454元,欠税215万元。早在2024年4月,百度百家号文章(链接1)和(链接2)就曾预测哪吒汽车的财务困境,认为其高成本扩张模式不可持续。如今,哪吒汽车的破产传闻一语成谶,但其倒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本文将结合最新情况和此前分析,阐述哪吒汽车倒闭的必然性,揭示其财务评估的乐观偏差,并为其他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敲响警钟。

哪吒汽车倒闭的必然性

此前分析的财务困境

一语成谶:哪吒汽车,终究还是凉了-有驾

2024年4月,百度百家号文章曾详细分析哪吒汽车的财务状况,指出其高成本扩张模式不可持续。首先,哪吒汽车在研发和营销上投入巨大,但销量未达预期。2023年,哪吒汽车全年交付仅12.4万辆,远低于比亚迪的176万辆(纯电动车),甚至不及蔚来的22.2万辆。其次,哪吒汽车依赖外部融资,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投资者信心下降,融资难度不断增加。文章预测,若不能迅速扭亏为盈,哪吒汽车的资金链可能在2025年断裂。

此外,哪吒汽车的盈利能力极弱。2023年,其毛利率仅为5%左右,远低于特斯拉的18%和理想汽车的20.5%。高昂的研发费用(约占收入的15%)和营销成本(包括赞助活动和广告)进一步加剧了亏损。文章还提到,哪吒汽车的流动负债已超过流动资产,显示其偿债能力堪忧。

最新爆料:财务状况更加严峻

最新消息证实了哪吒汽车的财务危机远超预期。2025年5月14日,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审查,表明哪吒汽车已无力偿还债务。X平台用户爆料,公司截至2025年3月累计亏损183亿元,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18亿元,账户余额仅454元,欠税215万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原CEO张勇已逃往英国,显示公司高层可能早已知晓财务困境的严重性。

倒闭来得太快:此前评估过于乐观

一语成谶:哪吒汽车,终究还是凉了-有驾

2024年4月的分析虽预测了哪吒汽车的资金链危机,但认为其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面临破产。然而,仅一年后,哪吒汽车便进入破产审查程序,倒闭速度远超预期。这表明此前的财务评估过于乐观,低估了哪吒汽车的潜在风险。

未曝光的财务巨雷

最新爆料显示,哪吒汽车的财务问题可能远不止183亿元亏损。流动负债超流动资产18亿元,仅是表面数据,可能隐藏了更多的“财务巨雷”。例如:

  • 供应链债务:哪吒汽车可能拖欠大量供应商款项,导致供应链中断,影响生产。

  • 隐性债务:公司可能通过表外融资或关联交易隐藏真实债务,类似恒大汽车的资金挪用行为。

  • 员工薪资与裁员成本:大规模裁员或拖欠工资可能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

此前评估未充分考虑这些隐性风险,导致预测过于乐观。哪吒汽车的快速崩盘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财务透明度和风险管理仍需大幅提升。

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警钟

哪吒汽车的破产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头部企业尚能维持运营,但哪吒汽车的案例揭示了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

  • 过度依赖融资:许多新能源车企靠外部融资维持运营,一旦市场信心下降,资金链断裂风险激增。

  • 高成本扩张:激进的研发和营销投入可能导致亏损加剧,尤其在销量未达预期时。

  • 市场竞争压力: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价格战挤压了中小车企的生存空间。

  • 政策风险:政府补贴减少可能加剧财务压力,哪吒汽车的破产可能与补贴政策调整有关。

其他新能源车企,如小鹏(2024年净亏57.9亿元)和蔚来(2024年净亏224亿元),也需警惕类似风险。行业应从哪吒汽车的教训中吸取经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并增强财务透明度。

结论

哪吒汽车的破产证实了此前对其财务困境的预测,但其倒闭速度之快超出预期。183亿元的巨额亏损、18亿元的流动负债缺口和仅454元的账户余额,显示其财务危机远超想象。此前评估的乐观偏差表明,哪吒汽车可能隐藏了更多未曝光的财务巨雷。哪吒汽车的崩盘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避免盲目扩张和过度依赖融资。未来,行业需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更多“哪吒”可能接连倒下。

相关文章:PG电子锐评:哪吒汽车倒下后的影响预测与分析PG电子锐评:哪吒汽车创始人鞠躬致歉,哪吒汽车开启倒闭倒计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