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轮胎90元,成本30块,50元安装费,实体店要上天?》
最近刷到一条帖子,差点把手机摔了——某网友吐槽换轮胎被坑:“标价90块的轮胎,老板轻飘飘一句‘成本就30’,安装费倒收50,合着我这钱全给螺丝刀打工了?”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晒出同款轮胎网购价45包邮,有人算账“实体店毛利率200%”,更狠的直接甩图:“路边摊大爷装轮胎一根烟功夫,收费20还送瓶矿泉水!”
这年头,实体店的生存困境天天上热搜,可转头一看维修店的价目表,又觉得他们活得挺滋润。去年“新十条”出台后,汽配城老板们集体哭惨说“月亏三万”,结果被网友扒出某连锁店单月轮胎销量翻倍,安装费收入抵得上白领半年工资。更魔幻的是,某短视频博主暗访4S店,同样的米其林轮胎,官方旗舰店卖600含安装,到了店里标价880另加150工时费,经理还理直气壮:“我们这儿可是专业服务!”
专业在哪儿?是拧螺丝的扳手镀了金,还是千斤顶会跳科目三?拆开这笔账,30块的成本里藏着行业黑话:小作坊轮胎出厂价15元,贴个品牌标价格翻倍;50元安装费更是个“玄学包”,包含“场地折旧费”“技师颜值费”以及最贵的“不还价心理税”。知乎上有汽修工匿名爆料:“老板教我们报价必须带零头,98比100显便宜,其实工时都一样。”
但真把锅全甩给实体店也不公平。城东汽配城的李师傅倒苦水:“房租年年涨,厂家压货款,平台抽成狠,不靠配件赚钱难道喝西北风?”他掰着手指算:换轮胎看着暴利,可一天接不到五单,扣除成本月入不过五千。反观电商平台,9.9包邮的轮胎敢用回收橡胶,装上车跑高速堪比拆盲盒。去年315曝光的“翻新胎产业链”,八成货源来自线上特供版。
消费者也不是傻白甜。小红书上的“抠门车主互助组”早就总结出攻略:淘宝买轮胎,点评团购安装服务,全程花费比实体店省40%。但真遇上爆胎急用,谁有耐心等三天快递?这时候路边店喊价200你也得认。说白了,这行玩的就是“信息差+紧急税”,和医院门口卖脸盆的、机场50元一碗的牛肉面,本质都是“刚需绑架经济学”。
最荒诞的是行业生态。一边是夫妻店哀叹“干不过资本”,一边是连锁品牌疯狂收割。某上市汽修公司财报显示,其轮胎业务毛利率57%,主要靠“动态定价系统”——根据车主车型自动匹配报价,开宝马的比开比亚迪的多收30%。网友调侃:“大数据杀熟算啥?修车软件直接给你装了个‘人傻钱多探测器’。”
所以实体店真要上天?倒不如说是被线上线下两头挤兑出的魔幻现实。当技术不再是壁垒(抖音教程能教你自己换轮胎),服务又跟不上溢价(50元安装费连杯茶都不给),消费者自然用脚投票。下次听到“实体不易”的卖惨时,建议老板们摸摸良心:您这价格,是生存必需,还是贪婪作祟?
(此刻正刷手机的你——上次换轮胎被坑了多少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