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说国家要管隐藏式车门把手了。这玩意儿看着高大上,但打车时经常出问题。比如司机在车里喊乘客“使劲按”,结果手伸进去半天找不到按钮,急得乘客满头汗。更糟心的是,冬天车门把手被冻住,车主在路边干瞪眼,连门都打不开。
工信部刚公示了个新标准,要求车门在事故后必须能打开。为啥要出这个规定?因为现在好多新能源车都用隐藏式把手,断电了门锁失效,万一出车祸,人困在里面出不来。之前有车主说,车撞了电池起火,门把手没电弹不出来,差点被困住。
其实这问题早就有。网约车司机老张说,乘客坐他车总要教一遍怎么开门。有的把手要按特定位置,有的要等车机系统反应,老人小孩根本搞不懂。更夸张的是,有乘客被突然缩回去的把手夹到手指,去医院缝了针。
车企为啥还非要用这种设计?专家说主要是为了省电。隐藏把手缩进去能减少风阻,让电动车多跑几公里。但实际效果呢?研究显示风阻才降了0.12%,跟轮毂设计比根本不算啥。长城汽车老总魏建军直接吐槽:“这玩意儿又重又吵,我们不做。”
不过很多车企还是跟风。特斯拉2012年在Model,S上用过,后来蔚来、小鹏都学。他们给把手加了呼吸灯、触控感应,甚至能自动弹出。消费者也被带偏了,觉得没隐藏把手的电动车不够高级。
现在问题来了:这种把手容易坏。比亚迪工程师说,传统把手成本低故障少,但隐藏式得加电机传感器,出问题概率高。小米SU7干脆把两种设计结合,既保留电动又留机械开关。小鹏汽车说他们正在改进,冬天也能用。
新标准具体怎么管?要求断电后必须能手动开门,低温下也不能卡住。浙江大学的专家说,关键得加备用电源,撞了车门自动解锁。但有些车设计太差,撞一下电源断了,门锁系统直接瘫痪。
打车软件评论区里,好多乘客抱怨过开门难。有人贴图显示,网约车车门上贴着“按这里”的纸条。还有东北车主发视频,把手冻住后用打火机烤,差点把车漆烫坏。
车企现在开始调整了。比亚迪海豹06换回传统把手,极氪007GT撞了会自动弹出。但大部分车还是用隐藏式,毕竟消费者觉得好看。有车主说:“买电动车就图个科技感,但安全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