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奥迪A5L,一汽和上汽,这两个名头并列,就透着一股子“这事儿有门道”的味道。同样挂着A5L的牌子,价位也咬得很紧,30万出头,可细细咂摸,却像是孪生兄弟走了截然不同的路子。一个走的是宜室宜家的路线,空间是杀手锏;另一个则玩起了风驰电掣的格调,溜背造型,科技范儿爆棚。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依我看,这事儿得抽丝剥茧,细细端详。先聊这“一汽奥迪A5L”,明摆着是加长轴距的变奏,冲着家用市场去的。空间即正义,后排乘客的膝部空间必须安排得妥妥当当。外形也四平八稳,颇有几分安身立命的中年人的稳重感。反观“上汽奥迪A5L”,溜背轮廓,无框车门,单凭这两点,就能窥见其意图——俘获那些标榜自我的年轻族群。内饰也更激进,恨不得把压箱底的科技玩意儿都一股脑儿塞进去,唯恐别人觉察不到它的前卫气息。
问题来了,同宗同源的奥迪A5L,何必分化出两个流派?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各花入各眼”那么简单。须知,如今的华夏车市,早已告别了“一招鲜吃遍天”的黄金时代。消费者的诉求愈发精细化,有人垂涎空间,有人迷恋操控,有人看重名头,有人追求性价比。车企要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地覆盖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然而,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双版本战略,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营销开销。一旦销量不济,很容易落得个赔本赚吆喝的下场。更何况,两个版本之间,还存在着同室操戈的风险。倘若定价策略稍有偏差,极有可能上演“煮豆燃豆萁”的戏码,相互蚕食客户资源。
更饶有趣味的是,这背后还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一汽奥迪,乃是老牌合资车企,底蕴深厚,坐拥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渠道优势。上汽奥迪,则属于后起之秀,亟待开疆拓土,需要靠差异化的产品来博取关注。两家企业间的角力,也是左右车型定位的关键变量。
或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车企的商战手腕吗?何足挂齿?此话不假,但透过这两款A5L,我们也能洞察到一些更深邃的脉络。譬如,华夏汽车市场的成熟度正与日俱增,消费者也愈发理性睿智,不再一味追捧品牌光环,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价值。
再譬如,自主品牌正在强势崛起,它们的产品力日益精进,价格也更具竞争力,给合资品牌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合资品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推陈出新,拿出更契合华夏市场需求的产品。
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两款A5L,它们的命运会走向何方?目前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将面临白热化的市场搏杀。30多万的价位,足以购入不少出色的座驾,诸如宝马3系、奔驰C级,乃至一些豪华品牌的SUV。要想鹤立鸡群,单凭“奥迪”这块金字招牌,恐怕还远远不够。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消费者才是最终的执牛耳者。这两款A5L,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还需静待市场的检验。但无论结局如何,它们都预示着一个潮流——华夏汽车市场正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纵深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乐见其成的。毕竟,选择越多,才能更好地寻觅到与自己心有灵犀的那一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