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内饰布局,以其小尺寸仪表屏与大尺寸中控副驾双联屏设计,成为了内饰设计同质化的典型代表。不仅理想内部沿用了这一设计,众多竞争对手也采用了相似的内饰布局思路。最早可以追溯到采用类似设计的小鹏G9,而最新公布的内饰设计中,领克900 EM-P也采用了类似的布局。
再者,比亚迪的内饰设计也值得一提,其特色为中央大尺寸中控屏搭配小尺寸仪表屏。这种设计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价格区间的众多车型,不仅低端车型采用,中高端车型中也可见其身影。吉利银河系列除E8外的所有在售车型,零跑旗下的C10和C16,以及极氪的007、X等车型均采用此设计思路。这种设计趋势可见其普及之广和受欢迎程度之高。
新能源车内饰设计的同质化趋势其实很容易理解。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发展方向,车辆功能不断增加,超出了传统实体按键的承载范围。因此,新能源车型逐渐将更多功能集成于中控屏内,减少实体按键,追求简约设计。
在以往的燃油汽车中,从空调按键到空气悬挂调节按键,车辆设置的控制大多依赖于实体按钮。车辆功能越丰富,车内的实体按键数量就越多。由于屏幕在燃油车的实用性有限,视觉上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实际按键上,搭配不同尺寸的屏幕,形成了各品牌独具特色的内饰设计风格。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汽车内饰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功能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或语音控制来实现,而实体按键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然而,对于某些关键功能,实体按键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提供了直观、便捷的操作方式。同时,不同品牌汽车的内饰设计风格仍然是它们独特性的体现。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功能的日益重视,车辆新增功能众多,车内空间有限,无法通过增加实体按键满足需求。因此,屏幕的重要性在新能源汽车中日益凸显,逐渐取代实体按键,成为内饰设计的视觉核心。其他内饰设计元素则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成为衬托屏幕的角色。
尽管新能源车设计追求简约,但用车实用性仍是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内饰设计从早期的小尺寸屏幕,如三联屏、双联屏,逐步演进,如今大尺寸中控屏成为流行趋势。大屏幕能显示更多信息,操作起来也更为便捷。
随着中控屏尺寸的增大,传统的仪表和中控联屏设计逐渐失去流行。由于方向盘的限制,仪表屏的尺寸无法过大,这限制了联屏设计的实用性。为了保持美观而与中控屏尺寸保持一致,这种做法实际上削弱了中控屏的实用性。现如今,理想的中控与副驾驶两块大尺寸屏幕的联屏设计受到欢迎,这种设计既考虑了实用性,又兼顾了娱乐性,其中仪表屏保持适中的小尺寸,使得整体设计更为合理和人性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