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纯电车已经跑了20万公里,使用成本明显低于油车,打算再用两年换新车,未来考虑继续选择纯电或插混车型
我挺喜欢讲真话的。说实话,最近这几年在汽车圈混得不算差,但说实话,看着现在市场变迁,心里也没底。比亚迪的那辆宋PlusEV,今年4年,跑了20万公里。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觉得这个数据还挺直观——电动车真的是省钱省事。以前我还有一辆油车,买的时候深圳蓝牌还挺贵的,花了两年时间,反正也没咋开。你知道油车的成本有多高吗?打个比方,那辆油车两年下来,除了油费和保养,还打了个折扣(估算大概花了3万块左右),如果算上油费,百公里油耗7升的水平,6块钱一升,算下来每百公里就是42块的油钱。注意啦,这是不算油耗损耗的前提下。反正我开了两年后,觉得蓝牌车放着没啥用,准备送掉。
然后我买了比亚迪宋PlusEV。其实我对电动车的想法很早就有了。刚开始以为电车就是个炒概念,但实际开起来后,发现和油车比,区别还挺大的。充电比去加油简单多了。你不用担心大涨,甚至有时候油站排队排到你头晕。车子在家充就挺方便。平时家门口有个7kW的充电桩,充个晚上的电够我上下班用。你说每百公里电费多低?我估算,大概人民币2元左右,不到的五分之一。省钱到令人发指,连我周围朋友都开始研究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了。我们身边那帮朋友,要不是油车太惯,谁也不想折腾了。
到目前为止,我这车的电池算是诙谐了。十万公里时,电池有点坏感,但比亚迪的三包政策真不错。4S店把电池包快递到工厂,免费维修,速度还算快。你知道那种感觉么?比个油车刹车片磨损还快点。其实我挺自豪的,因为这东西能修,还挺方便。用了这么多年,我发现电池的耐用性比我想象得好,尤其是比亚迪的固态电池技术,听说会更耐用,没细想过,但这个猜测倒挺合理。
我也考虑过别的牌子车,比如特斯拉、蔚来,但比亚迪便宜,技术成熟。更别说价格,还经常搞促销活动。去年那次,补贴加优惠,买个2021款比亚迪宋plusEV,价钱真是划算。4万多块钱入手,隔壁邻居还说:你这车牛比呀。其实就我这水平,开车不算久,也没啥炫耀心思,就是觉得挺用心,性价比高。
也不是一帆风顺,曾经在快充桩上遇到过几次小问题。有人问我:你觉得电动车养车费高不高?我还真算了算:油车百公里油耗7升,6块,一年跑2万公里,油钱说多不多?大约是8400元。反观电车,电费加维护,估算下来每百公里20元以内也行,几年下来,差距还是大得多。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感觉未来的趋势是往纯电或插混车型走。用了这么多年,比亚迪纯电车的优势真不少,能跑20万公里,还不出什么大问题。相比油车,电车的维护少了不少,也不用天天在涨得稀里哗啦中焦虑。你问我是不是喜欢电动车?当然喜欢。特别是身边听到朋友们抱怨油车油耗、维修费,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占了点便宜,又省心。
不过嘛,也有点烦恼,比如充电站不够多或快充桩少,特别是长途出行时。有次准备去个邻近的城市,发现那个地方充电站早就满员了,还得排队等,我当场就有点不爽。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感觉未来的某天,充电便利会成为衡量一辆电车是否实用的关键指标。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着那辆车:银灰色车身,气质挺低调,每次洗完车都觉得新鲜。开了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动静音和顺畅感。油车刹车踩多了,机油换了,大概还要担心引擎积碳。
我还估算过,百公里用油成本大概在7元左右,电车的话大概是2元。这只是粗算,可能地区差异还是挺大的。
当然啦,未来还能考虑继续用纯电,或者尝试插混。插混的好处是续航不用担心,比如在某些偏远地区,油还真不好找。我的想法是:还是稳扎稳打,不要盲目追求新鲜。
这还让我想起一个小细节。有次朋友说:你这车这么耐用,也不担心二手卖不出去。我回头一看,二手市场对比亚迪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你觉得这个趋势会持续多久?我其实没想太多,但觉得这个口碑还是算挺靠谱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也算是自我更正吧,之前说只要支持固态电池就有保障,想想也太绝对了。毕竟技术不断变革,不能保证下一秒就是完美。只是,站在目前角度看,电动车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我心里暗暗想:再用两年换新车,到时候再观察,纯电还是插混?其实我挺迷茫的。你觉得?未来说不准还会出现新技术,比如固态电池普及、换电模式更成熟。到那时,可能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还得留点悬念,哈哈)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无论未来怎么变,我都希望车能少点烦恼,宠点自己。开车最享受的,还是那种稳定的幸福感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