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

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车市里挺有意思的现象,主角是本田CR-V。

很多人,尤其是家里买车比较早的,对这台车肯定不陌生。

想当年,这车火到什么程度?

去店里买车,手里攥着二十多万,你还得客客气气地问销售,能不能快点提到车,甚至愿不愿意加点钱买个装饰,好让你插个队。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那个时候,用“一车难求”来形容它,一点都不过分。

可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的“明星车”,如今价格一下子降到了十三万多就能拿下。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便价格跳水,它去年一年还是实打实地卖出去了超过十八万辆。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车到底是怎么了?

是从神坛跌落凡间,还是说它找到了新的活法?

这背后的故事,其实就是咱们中国汽车市场这十几年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要说清楚这事,咱们得先回忆一下CR-V当年为什么那么风光。

在十几年前,大家对车的概念还比较传统,马路上跑的大多是轿车。

本田CR-V的出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带来了一个叫“城市SUV”的新鲜玩意儿。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这车好在哪呢?

首先,它底盘高,开车的时候视野好,不像轿车那样憋屈,遇到个坑坑洼洼的烂路也不用太心疼,通过性比轿车强太多了。

其次,它的空间又大又灵活,后排座椅放倒能装不少东西,家用特别方便。

最关键的是,它开起来的感觉和轿车差不多,好开、省油,不像那时候的硬派越野车那么笨重费油。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这么一个能兼顾城市代步和偶尔郊游,又实用又省心的车,一下子就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

再加上那时候市场上同类型的竞争对手非常少,CR-V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而且本田的发动机技术在老百姓心里口碑一直很好,什么“买发动机送车”的段子,虽然是玩笑,但也说明了大家对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认可。

所以,在那个国产车还没完全发展起来的年代,CR-V凭借着精准的定位和过硬的品质,成了当之无愧的王者,加价卖车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市场现象。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但是,好日子不会一直有,市场是会变的。

CR-V之所以从加价变成了大幅度优惠,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它自己变差了,而是它的对手,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变得实在太强大了。

以前,CR-V的对手是丰田RAV4、大众途观这些合资品牌,大家水平差不多,比的是谁的品牌硬、谁更耐用。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可现在,CR-V要面对的是像比亚迪宋PLUS、哈弗H6、吉利博越L、长安CS75PLUS这些国产车。

这些新对手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

咱们就拿十五万这个价位来说,看看国产车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车里的感觉,也就是内饰和科技配置。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你坐进新款CR-V里,会感觉这车挺实用的,按键布局很顺手,但要说高级感、科技感,那就真谈不上了。

那个10.1英寸的中控屏幕,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点小了,而且低配车连个全液晶仪表盘都不给,这在2024年的汽车市场里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

可你再去看同价位的国产车,那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大尺寸的智能悬浮屏、语音控制系统、精致的皮质座椅、氛围灯、全景大天窗,各种舒服又显档次的配置应有尽有。

很多国产车你坐进去,对着屏幕说句话就能开关空调、导航、放音乐,这种体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CR-V在这方面,确实显得过于朴素和传统了。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动力系统。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CR-V有两套动力,一套是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爆发出193匹马力,动力确实很强劲,开起来甚至有点小激情,但油耗不算低,百公里综合下来差不多要8升油。

另一套是它的混动系统,开起来非常平顺,特别省油,百公里油耗才五个多,在市区堵车的时候开,感觉就像在开一台电车。

这套混动技术本身是非常优秀的。

但问题是,我们国产车的插电式混动技术发展得太快了,特别是比亚迪的DM-i技术,直接把用车成本打到了“地板价”。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国产的插电混动车,在家里充好电,可以纯靠电跑个一两百公里,平时上下班代步完全可以不烧一滴油,每公里的花费也就一两毛钱。

需要跑长途的时候,它又能烧油,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比起CR-V那种只能帮你“省油”的混合动力,对于精打细算的老百姓来说,诱惑力显然更大。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最后就是尺寸和空间。

新款CR-V为了迎合市场,已经把车身加长到了4米7,轴距也超过了2米7,看起来比老款大了不少。

可我们的国产车在尺寸上更舍得下本钱,同样花十五万,你往往能买到一台尺寸更大、看起来更气派的国产SUV,后排空间也更宽敞。

CR-V那个七座版,第三排基本就是个摆设,应急都费劲,但一些国产中型SUV的七座就实用很多。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面对国产车在设计、科技、动力、空间和价格上的全面进攻,CR-V如果还端着架子,那肯定就卖不动了。

所以,它放下身段,给出了高达五万元的优惠,把入门价格拉到了很多人都能接受的十三万多。

这既是市场竞争下的无奈之举,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生存策略。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有效。

一年卖出超过十八万辆,月均销量稳定在一万五千辆以上,这个成绩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紧凑型SUV市场里,依然是非常能打的。

这说明,即使在国产车强势崛起的今天,CR-V在老百姓心中依然有它的分量。

很多人选择它,看中的是它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好口碑。

昔日20万难求,今13.59万开走,年销18万成爆款-有驾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买车不一定追求最新潮的科技,但“皮实耐用、省心省油、保值率高”这几点是刚需。

CR-V恰好就满足了这些最朴素的需求。

其次,本田作为老牌车企,在看不见的地方下的功夫还是很足的。

比如底盘的调校、开起来的顺手程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默契度,这些“驾驶质感”是需要长时间技术积累的,不是简单堆砌配置就能做到的。

所以,今天的CR-V,它不再是那个需要加价才能买到的“神车”,但它通过调整自己的定位和价格,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新角色——一个价格实惠、品质可靠、没有太多花里胡哨但非常实用的家庭伙伴。

它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市场真的变了,我们自己的品牌已经强大到可以和任何国际巨头掰手腕,而这种充分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