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家庭的SUV选择时刻:长安UNI-Z PHEV对阵宋Pro DM-i,谁能打动你?
周末小区门口堵成一锅粥,楼下老王家刚提的新车还停在我旁边。最近这几年,新能源插混SUV就像早市的热豆浆一样抢手——尤其是10万出头预算。前两天表弟问我:“哥,你说长安UNI-Z PHEV和比亚迪宋Pro DM-i,到底选哪个更合适?咱们家有娃又爱自驾。”听完他的问题,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现在买车,还真绕不开这俩。
翻了翻资料,也看了几场直播试驾,其实大多数年轻人跟我们差不多——图个动力、空间,还有点面子。先聊聊外观吧。我记得第一次见到UNI-Z PHEV那会儿,是朋友聚会,他远远把车开过来,那20寸黑轮毂、红卡钳,在阳光下挺扎眼,比起宋Pro DM-i的18寸常规轮毂和普通卡钳颜色,看着更运动些。有时候停在超市门口,都有人凑上来看两眼。
再说格栅,这年头“黑化”风很流行,不管是进气格栅还是行李架,只要够酷,总能吸引不少目光。宋Pro DM-i其实也不难看,就是设计上偏稳重一点,更中庸些,没有那么锋利。
动力部分,是很多人纠结的地方。我自己也琢磨过,要带孩子出去玩,经常跑高速或者山路,上坡没劲可太糟心了。UNI-Z PHEV搭载智慧新蓝鲸动力,电机最大功率158kW、扭矩330N·m,零百加速7.4秒,这数据放同级别里算相当亮眼。而且CLTC纯电续航125km,对通勤党来说足够一天来回不用烧油。如果赶上限号或者短途出游,全程用电都不是问题。
宋Pro DM-i主打DM5.0混动系统,也不错,但参数略低一些——120kW/210N·m,加速8.5秒,比起UNI-Z PHEV慢了一点。有一次去试驾店体验,一脚油门踩下去,两台车还是有区别的。这种细微感受只有亲自开过才知道,有时候带着全家一起,高速超个车啥的,多一点底气总归安心点。
空间这个话题,每次讨论家庭用车都绕不过去。我媳妇身高快一米七,小孩座椅还要占地方,所以后排宽敞特别重要。查了一圈尺寸数据:UNI-Z PHEV轴距2795mm,而宋Pro DM-i是2712mm。这200多毫米,说起来好像没啥,可坐进去腿部空间一下就出来了,而且地板纯平,大件东西往上一搁不碍事。有次帮朋友搬儿童自行车,从后备厢直接推进去都不用拆轮子,那感觉太爽快了。
装载能力也是我的心头好。不夸张地讲,自从有娃以后,每次自驾游都是“大包小包+杂物”,如果后备厢不够大真的是灾难现场。UNI-Z PHEV基础容量638L,比亚迪宋Pro DM-i只有407L,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外加老人出行,把婴儿推车、大箱子、小折叠桌全塞进去了,还剩余地放几袋水果饮料。如果换成容量小点儿车型,就只能忍痛割爱少带东西。所以每次看到别人露营装备堆满副驾驶,我都会庆幸自己选对了方向(虽然我现在还没买)。
智能座舱嘛,现在的小孩连平板操作都熟练,中控屏幕大小竟然成新卖点……14.6英寸的大屏幕(在长安这台上),比12.8英寸(比亚迪)的确看着舒服,用导航或倒影的时候分辨率清晰度都有提升。而且FaceID3.0人脸识别、手势控制这些功能,小朋友经常觉得新鲜,会抢着体验一下“刷脸解锁”。偶尔老婆抱怨钥匙找不到,人脸识别派上用场,不至于被锁在外面尴尬半天。另外还有手势操作和支持5个人授权这种细节,很适合二胎甚至三代同堂大家庭使用需求;相比之下,宋Pro DM-i智舱功能虽齐全,但没有这些花活,新鲜感稍逊一筹,不过基本语音交互、中控分屏等日常需求倒是一应俱全,各取所需吧。
舒适配置这一块也是分水岭之一,比如夏天暴晒之后,如果副驾驶没有通风功能,那简直烫屁股;冬天北方冷风嗖嗖吹,下班接孩子回来座椅能加热简直幸福感爆棚。在这一组配置里,长安前排全部标配电动调节、加热、通风,还有记忆功能,用起来顺手方便;而比亚迪只给驾驶位安排一个电动调节,其它统统省略掉。这么想想,同样的钱,多享受几个贴心的小配置,对日常生活影响真的蛮大的。一开始可能觉察不到,但时间久了,每逢极端天气或临时需要调整位置,就明白差距在哪儿啦!
价格方面,两款成交价基本11万多徘徊,并没有拉开明显距离。但综合下来,无论动力表现还是空间与舒适性,以及智能化程度,都让人偏向于选择那个“更多一点”的选项。有时候家庭购车不像单身汪那样随便挑颜值,更需要考虑到每个人实际使用习惯以及未来几年生活变化。所以做决定之前,我喜欢拉着老婆孩子一起坐进展厅试试看,再结合自己的钱包厚度权衡一下,“一步到位”总归省事不少,不容易留下遗憾嘛!
突然想到小时候爸妈骑摩托送我上下学,现在时代变迁,我们却纠结于哪款插混SUV更懂生活、更照顾家庭成员。从某种意义这也是一种幸福烦恼吧。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类似情景?反正对于喜欢尝鲜又追求实用主义的人多比较、多体验才不会吃亏哟~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