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SQ5体验记:70万级混动V6,末代燃油旗舰的豪华与遗憾
西班牙的初夏清晨,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我坐在全新奥迪SQ5的主驾驶上,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摸到方向盘时那种微凉。说实话,这台SUV给我的第一印象有点复杂——它是最后一代纯燃油Q5,也是奥迪向电气化全面转型前的一次“告别演出”。但这场演出里,有热烈,也有淡淡的不舍。
最先让我感受到变化的是动力系统。曾经那个柴/汽油双动力随你挑选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新款SQ5只剩下3.0升双涡轮增压V6这一条路可走。不过别误会,这颗心脏依然强劲,每次踩下油门都能爆发362马力和550牛·米扭矩。如果不是身边副驾提醒我慢点开,我真想多听几遍发动机咆哮起来时那种带着“砰砰”回火声浪。
48V轻混系统成了标配,说白了就是多了一套MHEV Plus技术。它能提供24马力、230牛·米辅助,虽然数字不大,但实际开起来还是能感觉到低速滑行时,那种近乎无声、顺滑地穿梭在城市里的从容。这时候,你甚至会忘记自己开的不是电动车。但要说和纯电动Macan Electric比安静?只能说各有千秋吧,高速巡航的时候风噪、胎噪隔绝得很不错,就是脚底偶尔传来的机械震动,还让人觉得这是辆正儿八经的大排量SUV。
圈子里朋友聊起这台车,总绕不开宝马X3 M50这个对手。有个哥们儿就直接把两台车拉去山路刷圈。他说:“宝马X3 M50更暴躁,但SQ5更像一杯温吞吞却回味悠长的咖啡。”加速成绩4.5秒破百,比对手略快一点,可你要找极限驾驶乐趣,它又没法跟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Quadrifoglio那些偏执狂较劲。这也许就是奥迪自己的调性——稳中带劲,不求最炸裂,但一定要让你舒服且安心。
我个人挺喜欢它动态模式下变速箱换挡那股刻意制造出来的小顿挫。每次升降档都像是在提醒你,“嘿,这是辆运动SUV,不是行政轿车!”不过熟悉之后再切回舒适模式,一切又恢复丝滑流畅,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有意思的是,自适应空气悬架调到最硬状态,也达不到保时捷卡宴那样紧致,只能算不上不及格但也够不上惊喜。
空间方面,新Q5和SQ5尺寸都有所增加。我身高183cm,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不过中央隆起还是比较高,让三个人并排总归拥挤。Sportback版本尾厢略小些,不过520升装日常家用东西绰绰有余。如果赶上自驾游或者帮朋友搬家,那1.7kWh的小电池占掉点地方,其实影响有限,大件行李照塞不误。我试过一次装满摄影器材,还留出了不少空隙,就是取放东西得注意一下后备厢盖子的高度,小细节容易忽略掉。
讲讲内饰吧,“数字舞台”设计确实抓眼球,两块OLED屏幕拼成一个面板,看着科技感十足。我喜欢仪表盘上的快捷键,可以直接关掉限速警告,对讨厌被反复提醒的人来说简直救命。但10.9英寸副驾屏幕,用处真的一般般,多数时间只是亮在那里,很少有人主动去操作。如果以后软件升级支持更多娱乐功能或许会好玩些,现在嘛,就当个摆设看好了。另外内饰用料……75180英镑买来的塑料拨片,看久了难免心里犯嘀咕。同价位比下来,同事私下吐槽一句:“70万买个‘塑’感方向盘?”虽然夸张,但这种心理落差很多人都会遇到吧?
实际用下来,还有几个细节值得分享。一是刹车脚感,在再生制动与实体刹车间衔接自然,只不过头几天总觉得减速度度掌握不好,需要重新适应力度分配;二是渐进式转向,在高速弯道信心充足,可惜路感反馈偏弱,每次山路跑多了,总怀念以前机械液压助力时期那个厚重踏实;三则智能化体验,中控响应快,各类菜单逻辑清晰,上手基本零门槛,对于习惯手机操作的人来说特别友好。而且信息娱乐系统更新频率高,经常收到推送,有一次导航突然弹窗提示附近施工绕行路线,这功能救急还挺靠谱。要论保值率,目前大家普遍预期第三代Q5系列可能因为“末代燃油”的身份而短期坚挺一些,不过等2033年彻底停产燃油机,再看行情就难讲啦。
至于养护成本,我们群里已经有人开始讨论首保费用和混合动力相关维修价格。目前来看,因为MHEV Plus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插电式那么复杂,所以日常维护没有太大压力。不过未来如果48V系统某模块坏掉,更换费用肯定不会便宜。不少老司机建议趁质保期内多做检测,把该修该换的问题提前解决,否则等出质保之后哪怕只是一个小部件,都可能花费上千元人民币。由于柴油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以前那些靠柴油省钱、省税的小算盘现在也打不了了,全系只有汽油+轻混组合可选,对部分预算敏感用户来说多少算是一种割舍吧。
最后聊聊价格——75180英镑(约70万元人民币),确实不便宜,而且相比普通顶配Q5贵了一大截,同级竞品宝马X3 M50甚至便宜将近7000英镑。如果追求极致操控,又愿意接受纯电,那同价位还能考虑中配Macan Electric或者干脆一步到位卡宴入门版。所以现在选择全新SQ5,更像是一份情怀投资,是为“最后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性能燃油SUV”买单,而不是单纯冲着配置参数去理性消费。这也是我们这些90后老汽车迷最近聊天最多的话题之一:下一辆梦中情车,是坚持经典还是投奔新能源?
今天写完这篇体验稿,下楼看到自家停车场角落还停着上一代老款Q7,再看看试驾归来的新款SQ5,一瞬间脑海闪过好多关于“大排量”“机械美学”的画面。不知道五年十年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摸一把这样浑厚、有烟火气息的大六缸?或者,到时候我们的孩子们,会不会觉得我们这些人的执念其实蛮傻气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