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荣光也要大换代了,有点欧系CDV味道,燃油纯电双动力加持,未来或将迎来增程版新机遇
每次看到车界新闻,最激动的其实不是新车上市的那一瞬间,而是那些即将变革的迹象。最近工信部第401批新车公示,居然挤进了两款五菱荣光的新型号。之前我一直觉得,谁会关注这类工具车啊?但看完参数后,我才发现它的潜力比想象中要大一些。尤其是这个全新换代,估计不少人都没料到,它竟然敢用欧系CDV的设计风格,挺带感。
我一开始还以为会是翻新,结果一查规格,惊了。长宽高4535x1735x1870mm,比现在的荣光V长了点,但更重要的是轴距增加了130mm。这意味着腿也有多点空间,整体车内空间的表现应该有所改善。换句话说,把原先瘦到只剩十几厘米宽的设计拉大了10-15cm,整车看上去更稳重,也更安全。
一看造型细节,也就明白了,欧系CDV风格不是瞎说。车头方面,标志和前牌照之间没有明显的格栅,尾部和侧面都更简洁、拉长,像雪铁龙Berlingo那种饱满的线条。有人吐槽:这外形看着还真难看,比起雪铁龙的洋气,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个廉价工厂的感觉较重,毕竟国内工具车薄利多销,怎么设计都得拼价格。
你要说实用性,老款荣光V其实还挺厉害。它的得房率高,空间利用率强,后排座椅还能折叠。前几天翻相册,看到朋友老款的荣光V,空间真是没话说。而且价格一直亲民,底线也难。即便是外形偏搞笑,但对于那帮以载货或家用为目的的小微企业,还是挺受欢迎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车除了油电双动力外,燃油版配备1.5L自然吸气,81kW的动力,一般城市代步足够了,时速150km/h没问题。纯电版的电机功率100kW,最高135km/h,感觉比内心所想的电动面包车更快。从驾驶体验看,电机增强后动力充沛,提速更迅捷,就是续航怎么说也得在估算范围里面——毕竟这种车,续航表现还是次要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电池容量应该控制在中等偏下——大概几百公斤的电池,毕竟整备质量都在1335-1365kg之间。这个重量,结合电池容量,心里大致猜测,成本和续航一定有割舍。这类车要兼顾载货、乘坐,还要考虑成本控制。
这一段要不要打住先?说多了觉得自己像段子手。对了,关于增程版,虽然这次公示里没看到,但我猜未必等得太久。毕竟兄弟车型新宏光那边,油/电/增程已经实现了三修组合。未来只要市场需求大,荣光要上增程版本,也不是没有可能。特别是在当下,纯电、增程、和油车各取所需,拼得其实是场全家桶。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荣光V的造型确实带点洋气,但说到底还是国产工具车啦。那种饱满而硬派的线条,我倒觉得挺符合它的用意——好用就行。只是,细节上当然比不上雪铁龙Berlingo的精致设计,比如中排推拉窗和车身线条上的工艺感。这个廉价感其实也有市场,毕竟客户对空间、价格比外观更在意。
对了,有个细节让我启发:车宽居然比老款多了10-15cm,是不是意味着安全性能也提升了?可能吧。毕竟,宽一点,尤其是在城市场景里,车太瘦是不行的。还有一点,我疑惑,为什么燃油版不把地台降低点呢?你知道原因,一方面,得为传动轴留空间(这车后驱嘛),另一方面,这样生产线才可以走得顺畅,统一规格减少成本。
讲到这个,突然想到:增程版会不会用更大一点的电池?没细想过,但觉得难度挺大。毕竟,增程版的核心在于电池容量、续航和成本的平衡。我们也知道,消费热点变了,油、电、增程轮番切换,反正谁也不想在某个环节卡壳。
我还挺好奇的。你觉得这波变化会让五菱荣光变得更酷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场变相升级争夺市场?我猜,未来可能会出一个增程版——毕竟,目前市场上增程车型还算稀缺。再说,价格战中,低价、实用、耐造的老款还能维持多长?
这段先按下不表。
提个小问题。你觉得,像这样的工具车,未来还会有奇迹出现吗?比如说,能不能像乘用车一样,加入一些智能驾驶之类的?还真不一定,我觉得它们更要靠便宜+实用打天下。
在我心里,最忙不过的其实还是那些早上跑工地、下午送货、晚上在乡下帮忙装修的朋友。他们想买个好用又耐用的车,价格还得低。嗯……这才是硬道理吧?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