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伙儿聊天,估计都绕不开一款新车,叫问界M8 EV。
很多人心里头都画着一个问号,这车瞅着跟它那个能加油也能充电的哥哥“增程版”长得差不多,就是换了一身鲜亮的柠檬黄车漆,怎么就敢说自己还能“继续爆”呢?
把发动机拿掉,换成纯电的,这事儿不新鲜了,它到底凭什么这么有底气?
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聊聊,把这台车从里到外好好扒拉一遍,看看它是不是真有那么两把刷子。
咱们老百姓看车,第一眼肯定是看长相。
这台M8 EV的外观,确实是延续了家族的那一套设计,看起来挺大气、挺有科技感的。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头,原来增程版那个像蜂窝一样的进气格栅,现在变成了一整块封闭的设计,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台纯电动车。
除此之外,那些犀利的线条、大灯的造型,基本都没动。
但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真正厉害的功夫,往往都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这台车最大的变化,就在它的“心脏”和“筋骨”上。
首先,它用上了一套叫做“华为高压七合一电驱”的系统,这名字听着挺绕口,但说白了,就是华为把原来电动车里头乱七八糟、分开安装的电机、电控、充电器等七个大部件,像做集成电路一样,给打包成了一个整体。
这么做的好处立竿见影,整个动力系统的重量一下子轻了24公斤,这相当于车里少坐了一个瘦点儿的小孩,而且能量利用效率提升了12%。
这意味着,同样一度电,它能跑得比别人更远,动力也更猛。
它的峰值功率有227千瓦,这个数字可能没啥概念,换个说法就是,你在红绿灯前一脚电门踩下去,那车“嗖”地一下就出去了,推背感十足,绝对能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速度与激情。
再来说说电动车最关键的“粮仓”——电池。
这次问界M8 EV是跟咱们国内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宁德时代合作,用上了最新的100度大电池,官方说的续航里程是705公里。
这个续航水平,在目前市面上块头差不多的纯电SUV里,可以说是名列前茅了。
以前很多人开电动车不敢出远门,就怕半路趴窝,这个“续航焦虑”在这台车上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打个比方,你早上在上海市区办完事,心血来潮想去青岛喝个啤酒,开着它直接就能上高速,到了地方,车里头的电量估计还有富余。
更厉害的是它的充电速度,它支持800V高压平台超快充。
根据实际测试,把电量从几乎耗尽的5%充到80%,只需要15分钟。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是你跑长途进服务区,上个洗手间,买瓶水,溜达一圈回来,车子就跟“满血复活”了一样,又能跑个三四百公里。
这种充电体验,基本上就跟咱们去加油站加油的时间差不多了,这对于电动车的普及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看完了硬核的技术,咱们再坐进车里感受一下。
现在的人买车,早就不是只图个代步工具了,车里的体验越来越重要。
华为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他们想做的,是把你的智能手机体验和舒适的客厅感受,无缝地搬到车里来。
一坐进去,最抢眼的就是那块14.2英寸的中控大屏,旁边的副驾驶座前也有一块12.3英寸的娱乐屏,再加上能把导航信息直接投射到前风挡玻璃上的AR-HUD,这三块屏幕连在一起,科技感直接就满了。
它搭载的鸿蒙4.0车机系统,用起来就跟我们的华为手机一样流畅,而且能实现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比如,你正在手机上准备一个开会的PPT,上了车,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划,这个PPT就能立刻出现在车内的大屏幕上,方便你继续修改或者给同车的同事展示。
车里的舒适性也做到了极致。
后排的“零重力座椅”,只要按一个键,就能缓缓放倒,调整到一个让身体最放松、最舒服的姿势,跟飞机头等舱似的。
更妙的是,它配备的空气悬架能跟智能系统联动。
比如车子通过传感器发现前方有个减速带,它会自动把车身抬高3厘米,这样一来,你坐在车里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颠簸,整个过程非常平稳顺滑。
这种把数字化的智能和物理世界的舒适完美结合的体验,才是它真正的厉害之处。
当然,还有它的智能驾驶系统,这次升级到了ADS 3.3高阶版,全车装了30个传感器,其中最关键的是藏在车头两侧翼子板上的两颗192线激光雷达。
这相当于给车子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能看得更远、更清楚,尤其是在晚上或者雨雪天气。
根据在深圳晚高峰时段的实际测试,在那种车多人多、路况极其复杂的环境下,这套系统能做到全程不需要司机接管,自己稳稳地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预售阶段,72小时就收到了3万张订单,而且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选择了带激光雷да的高阶版。
这说明,现在的消费者对于真正好用、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是非常认可和渴望的。
最后,咱们聊聊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问界M8 EV的定价策略,可以说是相当“狠”。
它的纯电标准版售价36.8万,而之前卖得很好的增程版起步价是35.98万。
你看,纯电版只比增程版贵了不到一万块钱。
这个定价,几乎把“买纯电还是买增程”这个选择题的难度降到了最低。
同时,这一招也直接打到了竞争对手的痛点上。
就拿理想L9来说,它的纯电版续航比问界M8 EV短了50多公里,但价格却要贵出15万。
这么一对比,谁的性价比更高,大家心里自然有杆秤。
华为用这种方式告诉市场:我的技术比你新,续航比你长,智能化体验比你好,价格还比你实惠。
这背后,体现的是咱们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的强大自信。
当然,一台车能不能成为爆款,光产品好还不够,还得看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后续的服务配套跟不跟得上。
在这方面,问界也做足了准备。
他们在重庆的智慧工厂已经开足了马力,实行两班倒,把月产能提高到1.5万辆,尽量缩短大家等车的时间。
同时,华为也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建设自己的600千瓦液冷超充站,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覆盖50个核心城市。
以后,从杭州西湖边到厦门环岛路,你开着M8 EV,就能很方便地找到这种超充桩,真正实现“充电一刻钟,续航几百里”。
再加上国家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到2027年,又能给车主省下3万多块的真金白银。
可以说,从产品力到生产、再到补能网络和政策支持,问界M8 EV已经把所有能打的牌都握在了手里。
之前它的增程版已经卖出了超过8万台,积累了非常好的用户口碑,现在这些好评和期待,正原封不动地转移到这台纯电版身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