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为何集体调整电动化战略?

近年来,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纷纷调整此前设定的激进电动化目标,奥迪、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相继宣布延长内燃机车型生命周期或推迟全面电动化时间表。这是为什么?

汽车巨头们发现,全球不同区域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差异显著。在欧洲,尽管政策一度推动电动化,但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电网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逐渐显现,导致欧盟放宽了碳排放考核标准。

电动车业务目前普遍面临盈利困境。2024年奥迪燃油车贡献了65%利润,而电动车业务亏损21亿欧元;大众集团同样面临电动车业务21亿欧元的亏损。奔驰、宝马等品牌也面临销量与利润双重压力,不得不依靠燃油车业务维持现金流,为电动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车企开始认识到"一刀切"转向纯电的战略风险。混动技术因其平衡性能与环保的特性获得青睐,中国市场上混动车型的热销证明了这一点。同时,超豪华品牌如保时捷、宾利等也调整策略,延长插电混动车型生命周期至2035年。

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不足5%,燃油车仍是绝对主力。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仍在继续,但车企已从激进转向务实,采取更灵活的策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一调整并非放弃电动化,而是寻求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汽车巨头为何集体调整电动化战略?-有驾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