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绿”VS“宝石绿”:一场豪车与新势力的隔空交锋,谁在暗讽谁?
2025年5月22日,本该是小米汽车的高光时刻——首款SUV 小米YU7 正式亮相,主打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三款配色,雷军甚至在微博上提前预热,强调**“灵感来自哥伦比亚绿宝石,双层色漆工艺还原高级质感”。然而,就在发布会前15分钟,法拉利中国突然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绿色Purosangue的照片,配文“定制之美,源自色彩之缘。跨越60年,独特配色重塑经典”。
这一时间点的“巧合”,瞬间引爆舆论。网友纷纷猜测:法拉利是不是在暗讽小米?
“法拉利绿”VS“宝石绿”:一场色彩引发的战争
法拉利发布的这款绿色Purosangue,官方称为**“Verde Dora”,据称是专为法拉利副主席皮耶罗·法拉利80岁生日定制,灵感源自恩佐·法拉利曾拥有的400 Superamerica经典车型。而小米YU7的宝石绿,则强调“自然灵感”,通过双层色漆工艺打造光影层次感。
从视觉上看,两款绿色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法拉利的文案里那句**“跨越60年,独特配色重塑经典”,被不少网友解读为“内涵”小米“模仿”。
更耐人寻味的是,知名车评人陈震随后在微博晒出法拉利Purosangue的图片,并配文**“这颜色真好看”**,结果评论区炸了——有人直接质问:“小米招你了?”还有人调侃:“法拉利这是免费给小米打广告?”。
小米的设计争议:从“保时米”到“法拉米”
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卷入设计争议。去年SU7发布时,就被网友戏称为“保时米”,因为其前脸设计与保时捷Taycan**高度相似。当时保时捷的回应还算体面:“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但这次,法拉利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用一张图、一段话,让网友自行解读。
有业内人士分析,汽车设计存在行业通用元素,比如溜背造型、隐藏式门把手等,很难界定是否抄袭。但小米的策略似乎一直是“对标豪车设计+性价比”,用“百万级颜值+30万级价格”**吸引消费者。
网友站队:支持原创VS市场为王
这场“绿色之争”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分裂成两大阵营:
一方认为,法拉利作为百年超跑品牌,根本不需要蹭小米热度,甚至有人调侃:“法拉利要是真急了,不如起诉小米门把手专利?”
另一方则反驳,颜色没有专利,难道法拉利用过的绿别人就不能用? 有网友直言:“豪车用绿色叫经典,国产车用绿色就叫碰瓷?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更有人指出,特斯拉当年用极简风颠覆传统时,没人说它抄袭,但中国品牌一旦借鉴经典设计,就会被放大审视。
小米YU7的“硬实力”:能否靠性能说话?
抛开设计争议,小米YU7的配置确实能打:
3.23秒破百,比法拉利Purosangue(3.3秒)还快;
CLTC续航835km,比特斯拉Model Y更长;
全系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智能化水平远超传统豪车。
雷军甚至在发布会上直接对标Model Y和保时捷Macan EV,喊出“这个配置,卖三十几万差不多”。
但问题是,消费者真的只在乎参数吗? 还是说,品牌调性、原创设计同样重要?
行业反思:国产车如何摆脱“模仿”标签?
一位资深汽车媒体人曾评价:“小米的聪明在于,它用‘家族设计语言’将争议转化为记忆点——保时捷和法拉利的元素经过重组,反而成了辨识度标签。”
但长期依赖“形似豪车”的策略,真的能走远吗?某车企设计总监直言:“国产车若想真正打破偏见,必须拿出具有文化内核的原创设计,而非止步于‘像谁’”。
结语:被讨论,意味着被看见
无论法拉利是否在“暗讽”,这场“绿色之争”已经让小米YU7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度。在商业世界里,被讨论意味着被看见,而被看见,往往是打破垄断的第一步。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中国车企真正站在全球舞台中央时,类似的争议会变成另一种声音——“他们不是在模仿,而是在超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