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每年有超过3.6亿中国打工人熬夜加班、为着房贷车贷拼命奋斗,这背后有多少辛酸,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苦不堪言,不妨想一想1400年前的长安:一串荔枝,为了让贵妃在生日当天尝到新鲜,数百人千里奔波、精疲力尽,甚至累到丢了性命。光是想一想那路有多远、那事有多难,头皮都发麻。可问题来了:一个小官吏,怎么就能把几千里外的新鲜荔枝,一路火急火燎地送进皇宫?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权力游戏和生活真相?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派系斗争、利益纠葛、上下推诿,这不是当下企业的宫心计,而是唐朝官场的真实写照。小说《长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就是这样一个“活在夹缝里”的小人物。他不过是上林署九品小吏,家里欠着寺庙的钱,刚买了京郊的小房,还天天被催债。本想着这辈子安安分分混口饭吃,突然,上头一道圣旨下来,竟让他负责给杨贵妃送荔枝。这差事表面看起来肥得流油,人人都眼红,可细想一下,等于是要在规定时间里把新鲜的岭南荔枝原汁原味地送到长安。跑路、催粮、申请经费,全都压在薄如纸的小吏肩头,一失手就是乌纱帽不保,甚至性命难保。不禁让人疑惑,到底是利益诱人,还是危机四伏,背后还藏着什么我们看不见的复杂大戏?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要走五千里的山路、保证荔枝新鲜、一路上还要应付各路大大小小的衙门。这不是简单的“快递送荔枝”,而是一场步步惊心的权谋过山车。李善德苦熬筹划,先考察岭南果园、琢磨储存保鲜,又算路程、申请经费,忙得焦头烂额。四条线路反复规划,最后还得动用官府名头调动驿站人手。可每一步都要求人、要钱,甚至忍着委屈使小恩小惠。更有趣的是,连这差事为什么落到他头上,他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不过是个谁也不在乎的小吏,说不定就是谁都不敢惹的大佬拿他当挡箭牌。各路人马的反应也很真实:基层的,就是想多挣点补贴多存点命;中层的,盯着能不能打捞到油水;顶层则在想怎么把功劳攥得死死的,谁落单就推谁下水。有意思的是,现代打工人何尝不是“送荔枝”的李善德?凌晨备好包子、凌晨运鲜菜、连夜扫大街,每个人都在自己岗位上,抱怨着、努力着、小心翼翼地活着。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风头过去后,事情表面像是安稳了下来。李善德好歹把荔枝送到了长安——只有“一骑两坛”,但总算没砸锅。皇宫喜气洋洋,贵妃也乐了,李善德终于能喘口气。但他刚松完一口气,新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功劳没自个的,所有主事大员争相抢功,办事的被晾在一边。可见,哪怕拼死拼活干成了,奖赏未必是你的,有时反倒招来事端。更荒唐的是,因为这个大工程,一路上对百姓的征敛加重,有人欢喜有人愁,吃苦的还是底层苦力。有人觉得李善德一夜翻身、迎来春天,还有人暗地里冷嘲热讽:“这么难的活你真敢接,脑袋掉了可别喊冤。”其实,底层打工者往往是被动接命令,从来不是掌控命运的人。现实并没有因为任务完成就变得太平,反而让更多人轻易看到了背后更深的权力黑洞。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就在这一片苟且和不公中,事情突然反转。原本以为荔枝送到、功德圆满,现实却噼里啪啦戳穿了表象。首先,李善德拒绝了升官加薪——不是他傻,是看破了这一切。他当众揭露:一颗荔枝送到长安,需要牵连几十个州县、耗费数万贯钱粮,最后大家抢的却只是面子,真正买单的只有底层百姓。荔枝能送一年,两年后如法炮制,大家心安理得地加码压榨:皇城要30丛,到了地方变50,办事的再加水成100,轮到实干人手里,已经成200,果农血本无归、路上苦役无数,全是为一个虚荣笑靥买单。李善德被新任权臣杨国忠许诺高升,甚至债务全免,但他选择放弃,转身隐居岭南——职场是江湖,权力斗争才是最可怕的漩涡。送荔枝不过是水面的小浪花,真相却是一整个体系在疯狂收割。李善德的崛起不过惊鸿一瞥,背后暴露的是,一个人好不容易挣下一口饭吃,更大的风浪往往正在酝酿。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事情如果就这么结束倒还罢了,可偏偏,平静只是表象。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整个盛世长安突然变成兵荒马乱。上一刻还在为贵妃的笑容鞍前马后,这一刻城头已传来战火。老百姓更难了,负责“送荔枝”的驿站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兵粮征发各路加倍。那些曾辛苦奔波于山水之间的苦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陷在更深的动荡里。荔枝贡品这一套表面文章彻底作废,所谓“功成名就”的小吏,如果没看明白形势,不是被卷进新的权斗,就是无家可归。有的人以为官场路铺平了,实则跌进无底洞。站在今天的中国读者角度想想,也许我们熬夜赶报表,拼命刷业绩、加班到深夜,顶多是烦恼点工资奖金,动荡来的时候谁都难有把握。和解更谈不上,反而是分歧加剧:有人依然追求功名,有人转身务农逃离;有坚持工资是命根子的,也有憧憬安稳生活的。越是巨大变化,越能考验人心,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反正看下来,这李善德运荔枝可真是开了历史玩笑。有人说:你看他办得多漂亮,抓住机会顺风顺水。一夜晋升不香嘛,谁见过领导赏识还能向上推?其实,真要照着这些当权者想法来,没准还夸一句“贵妃的笑,多值钱啊!一颗荔枝能换来江山安稳,百姓腰包掏空了也乐意。”但仔细想,背后全是被动服从的耗子尾巴,谁能保证明天还会有明天?李善德说不与权争,却也是不得已。那些跑断腿的小吏,累死累活讨口饭吃,到头来谁能记住他们?功劳被抢,灾难临头,第一个推出来顶雷的,一准还是你。于是这官也升不得,这苦也吃不完,刀刃舔血的路,谁敢说明天不是自己的头?真想给这些“上头安排”的美差送上一句假装夸奖:“谢谢领导栽培,能活着就是好样的。”

如果觉得工作太难,不妨看看马伯庸《长安的荔枝》-有驾

看到这里,有观点说李善德拒升官自愿远走是“清高不过日子”,也有人说他“明哲保身保住命。”问题来了:如果你也有机会,宁愿抢功劳冒风险,还是安心做小吏混口饭吃?世上到底有多少“贵妃的笑”能值百姓几两血汗?难不成每个人都得像李善德一样,吃尽苦头才能看透人生?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职场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