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 | 数字经济学家话心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催生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远程打卡、云端开会、屏幕共享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办公场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上办公成为中国数字经济新业态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虚拟”产业园、无人经济、数字化治理这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属于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应用。
党代会 | 数字经济学家话心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催生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驾
蔡奇书记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打造全球数字经济”的目标,指出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紧布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城市超级算力中心,推动数据中心向智能计算中心转变。打好高端芯片、基本算法等核心技术攻坚战。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先试,办好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优化“南箭北星”产业布局,深化北斗产业创新基地和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行动和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构建“城市大脑”智慧管理体系。加强数字政府、数字化社区(乡村)建设。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办好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
党代会 | 数字经济学家话心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催生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驾
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工作者在学习报告后深受鼓舞,认为报告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和方向,为未来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用实践明确了方向和政策指引,争取在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支撑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构建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有利于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北京自2021年8月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发布实施方案以来,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实现全国领先,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40.4%。其中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18.1亿元,增长16.4%,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2.1%。
那么,数字经济到底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载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数据被列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数字经济是构建在数据之上的,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和产业相结合,是信息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驰教授表示,想要了解数字经济,首先要了解“数据”。
数据要素具备低边际成本、无损耗、易复制等特点,如何对其进行合法、合规的使用,挖掘其最大价值?“报告中提到的办好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刘世平表示。
他认为,数据的高价值性决定了其值得交易,但怎样既保护隐私,又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就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和定义。“成立数据交易所,第一能够将重要数据进行收集和汇总,第二必然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以确保各主体合法合规地使用数据。”刘世平说:“进行数据分析时,从业人员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合法合规地获得数据。有了数据交易所,就有了正规数据的获取渠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数据交易所形成法规制度后,再遇到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就有法可依,有平台监管了。”
长远来看,办好大数据交易所有利于推进数据资源化、要素化、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确保数据资源优化配置到生产实践中。
算力与人工智能需求
呼唤布局智能计算中心
很多人听过老一辈科学家用算盘“算出原子弹”的故事。电视剧《功勋》中,于敏想用计算机计算氢弹的相关数据,必须要与原子弹计算那边进行协调,因为当时我国的算力极度匮乏,无法同时满足它们的计算,必须“轮着来”。那么今天,几乎人手一台电脑的情况下,我们的算力是不是充足了?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算力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其不仅可以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堪称数字经济时代中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数据表明,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因此,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党代会 | 数字经济学家话心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催生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驾
2022年2月11日举行的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表示,下一步北京还将通过一系列标杆工程加快数字经济产业的培育,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标杆工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字时代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如城市超级算力中心;另一类是具有一定公共属性、有望加速数字化进程的行业领域,如数字化社区建设。
在刘世平看来,“建设城市超级算力中心,推动数据中心向智能计算中心转变”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启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码。”但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新一代超级计算,不仅要在运算的速度上达到新水平,而且要在智能化应用上形成新局面。
为应对新的产业发展需求,算力基础设施正在升级。除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成为能提供智能计算服务的算力平台外,一些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需求设计、为人工智能提供专门服务的智能计算中心也在加速落地。
算法、数据和计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寒武纪公司副总裁刘道福曾比喻,对人工智能来说,数据是“生产资料”,算法是“灵魂”,而算力是“第一推动力”。“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教育、文化和科技的高地,具有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充分教育和科技资源,布局智能计算中心,有利于构建‘城市大脑’智慧管理体系,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刘驰表示。
以数字经济发展催生新动能
更好承载国际科创中心使命
近年来,数字经济逐渐脱去工业经济的旧“鞋”,换上云计算等“新式装备”,快速奔跑前行。
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上,我国首个、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正式发布。该模型的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打破了之前由谷歌预训练模型创造的1.6万亿参数纪录,是目前中国首个、全球最大的万亿级模型。再加上北京首个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上线、国内首个自主可控区块链平台“长安链”发布等突破性成果,过去一年,北京数字技术创新可谓硕果累累。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向实体经济加速渗透,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未来五到十年,数字经济将成为生产制造业中的新生产要素,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例如通过平板电脑操控无人化车间的机器人,用人机交互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刘驰表示,“我的研究方向在人工智能领域,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优势,但面对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算法,还有不少的差距,而这些理论和算法正是‘城市大脑’运行的核心,亟需科技工作者能坐‘冷板凳’,进行长期研究与突破。”
刘世平认为,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需要实现六个突破。“第一,要有数据共享和数据整合的理念;第二,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使它能在不同主体之间流通;第三,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四,要有很好的数据存储能力;第五,要有很好的数据分析能力;第六,要有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对数据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在交易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刘世平认为:“数字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背后凸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以数字经济发展催生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北京更好承载国际科创中心使命历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原标题:《党代会 | 数字经济学家话心声: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催生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