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款ix35的发动机熄火问题不是个例,北京现代早已发过技术升级通知,但很多车主直到4S店主动联系才知情。
我自己最近也在关注这个事儿。其实一开始我不太信,觉得别的车也没少出问题,怎么会偏偏针对这个型号?结果一查资料,发现这个问题早就被反馈了。
根据官方公告,今年6月,北京现代就已经向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发了升级通知,说是解决发动机熄火的隐患。内容其实很简单,升级软件,但你知道,很多车主都不知道自己车需要升级。要不是2个月前,朋友刚好在4S店做保养,说到这个问题,说原厂通知早就发了,通知还发得挺勤的,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第一时间收到。
这让我疑问很大。官方发通知,为什么很多车主不知道?是不是通知的传达不到位?还是新车出厂时就没有把这个通知扔到每个车主手里?我估计可能很多车主压根没注意到那么细微的变动,毕竟都是买了车就用的,谁还会拼命看那些升级通知?
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个典型的供应链信息漏斗问题?通知发出去,传到经销商那里,最后流到车主手里,却可能被漏掉了。或者说,车主根本不在意,只要车能跑,问题不大。其实这很现实,很多人拿到通知就像看天书,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还翻了下我自己用车的经验——同样价位的SUV,动力和油耗其实差异不大,但车子的细节,比如变速箱的调校、悬挂的调节、车身的韧性,往往说不清,但用起来就会觉得差别。
我猜测(这个没细想过)这次的发动机熄火,问题或许不只是软件升级那么简单。可能和供应链相关,比如芯片短缺导致的质量控制不严,以及厂商的成本压力。你们有没有觉得,现在很多车型的调校都带点折中味?就是在保证成本和功能之间寻找平衡点。
说到这儿,就想到我之前听销售说的那句话,这个车维护起来其实挺麻烦的,一不留神问题就蹦出来。不是在贬低,只是实际体验中,很多隐患就是靠平时用车积累出来的。像我朋友那辆老车,熄火的时候曾经有段时间特别频繁。后来才拆开看,发现点火线圈老化了。换个配件,忽然又顺畅了。
提到这次的升级通知,其实我个人还挺觉得官方做了点努力。毕竟,发动机熄火这事,影响到行车安全,不能等着问题变大了才着手修。很多车主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你说,这是不是也反映出我们所有人对车辆安全的被动心态?养车变成了事后诸葛亮。
也有一些车主觉得反正问题不是那么严重,多亏我朋友极力劝说,说还不是等着问题出大事了,才去注意?这让我疑问多——现代车的科技含量那么高,安全性不也应该越来越好?但实际上,很多潜在的隐患就藏在看似稳定的线上。
等等,我刚才翻了下自己相册,看到一张照片,是之前4S店维修的报告单。备注写着发动机软件升级已完成——不知那次升级是不是和这个事有关。细节都没有告诉车主为什么要升级,只是机械工一句你不用担心,放心开。这到底算不算责任划分?我心里在琢磨。
其实我一直觉得,像这样的问题,最怕的不是修不好,而是修了还会再次出现。供应链问题,质量控制,客户观念,彼此之间的沟通渠道,怎么就像一副失衡的天平?官方发消息,车主未必收到;车主关注,又未必理解真正的风险;4S店的说辞,偶尔还得打个折扣。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我们买车,真的是只要跑就行吗?还是应该更主动一点?定期问问自己这车还安全吗?有什么贴心的提醒我没注意到。或许,现在我开始觉得技术升级不只是厂家的事,也要靠我们自己去主动追踪和理解。
这次事件让我更清楚一点——汽车行业虽然看似高深莫测,但其实漏洞就藏在人和人的传递链上。车企提供技术和车主享受驾驶的便利之间,缺的是一种默契和互动。
对,最后边打个小问号:你们平时会留意那些升级通知吗?还是觉得还早,开着放心用就完事?我猜,很多人惯了看了就算,其实谁都不愿意做那个主动补丁的那个人。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