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老话,搁哪儿都管用,特别是驾车这码事。
咱先扯点轻松的。有没有过这种赶脚,刚攥着驾照,觉得自己是舒马赫再世,结果一上路,抓瞎,恨不得磕头把教练请回来?抑或,科目二练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可真到了大马路上,才发觉那些个雕虫小技根本不够看?这就是雏儿和老炮儿的段位差,就像识字班和博士后的鸿沟,知识储备和临场发挥压根不在一个次元。
最近网上那些“老司机私藏驾车宝典”的文章挺蹿火,罗列了一堆,诸如稳如老狗、眼观六路、未雨绸缪之类。听着都玄乎,可真要操练起来,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就拿“未雨绸缪”来说,你得门儿清啥时候该点刹,啥时候该变道溜之大吉?这可不是背几句顺口溜就能上手的,得靠阅历,靠对路况的洞察,靠对他人驾驶意图的揣摩。
聊聊菜鸟司机常犯的毛病。揣着本儿,屁颠屁颠上道,结果呢?并线扭捏作态,一脚地板油闷到底,或者怼车怼得太近,稍有风吹草动就得猛踩刹车。更甚者,压根不瞟后视镜一眼,想往哪儿插就往哪儿插,完全把后方车辆当成摆设。这种驾驶做派,简直是马路上的移动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炸了。
那老炮儿是怎么把车的呢?他们的驾驶习惯,是经年累月磨砺出来的。他们把车,不慌不忙,动作一气呵成。并线前,铁定会先扫一眼后视镜,确认万无一失才会行动。他们会根据路况,提前预判,保持足够的缓冲空间。他们心知肚明啥时候该提速,啥时候该降档,啥时候该轻点刹车,啥时候该鸣笛示警。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基于对周遭环境的通盘考量和精准判断。
就拿“红绿灯预判”来说,老炮儿可不是只看颜色那么肤浅。他们会琢磨红绿灯的变换规律,会留意周边车辆的动态,甚至会根据天气状况,来评估红绿灯的可靠性。比方说,在雨天,路面湿滑,制动距离会拉长,老炮儿就会提前减速,以策万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是雏儿所欠缺的。
忆起一位发小,刚拿到本儿那阵,特爱超车耍酷。每次上路,瞅见前头的车磨磨唧唧,就按捺不住想超过去。下场呢?几次差点儿见了阎王。后来,他拜了一位老司机为师,老司机告诫他,开车不是飙速度,而是保平安。要学会克制,要学会观察,要学会料敌先机。自那以后,他的驾驶风格就变得沉稳多了。
还有个例子,我熟识一位的哥,跑了几十年出租,从未出过岔子。他跟我说,他开车的诀窍就是“慢”。他说,慢一点,就能看得更真切,就能反应更迅捷,就能规避更多的风险。他的话,听起来平淡无奇,却蕴含着至理名言。
要说成为靠谱驾驶员的关键是啥?我寻思着,除了技术,更重要的是心态。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要敬畏生命,要恪守规矩。开车,不是卖弄,不是争强好胜,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咱们能不能多一些淡定,少一些毛躁?能不能多一些体谅,少一些埋怨?能不能多一份担当,少一份侥幸?或许,唯有如此,咱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才能携手缔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说到底,安全这事儿,谁都脱不了干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