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营收暴涨141%却亏损6.6亿,新能源车为何越卖越亏

当看到小鹏汽车一季度营收同比暴涨141.5%的新闻时,你或许会以为这家新势力车企终于迎来了盈利春天。但翻开财报第二页,6.6亿元的净亏损赫然在目——这已是新能源车企连续第十个季度集体上演"增收不增利"的魔幻现实。究竟是谁在逼着车企们"赔钱赚吆喝"?这场生死时速的竞赛还能跑多久?

小鹏汽车营收暴涨141%却亏损6.6亿,新能源车为何越卖越亏-有驾

增速神话背后的三重引擎

158.1亿元的营收数字确实耀眼,但拆解增长动力会发现:小鹏的爆发式增长建立在新车密集投放、价格战刺激和海外扩张三大策略之上。G6改款车型与X9 MPV的组合拳,直接拉动季度交付量突破3.5万辆;全系车型平均降价2.3万元的让利,更让部分车型毛利率跌至5%的危险区间。而德国、法国等欧洲市场的开拓,虽然带来27%的海外销量增长,但高昂的认证费用和渠道建设成本,反而加剧了亏损压力。

小鹏汽车营收暴涨141%却亏损6.6亿,新能源车为何越卖越亏-有驾

每卖一辆车亏1.8万元的数学题

小鹏汽车营收暴涨141%却亏损6.6亿,新能源车为何越卖越亏-有驾

在光鲜的营收增长背后,藏着更触目惊心的成本结构。以6.6亿元净亏损对应3.68万辆交付量计算,相当于每卖出一辆车就亏损1.8万元。这其中既有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供应链压力,也有智能驾驶研发的持续输血——小鹏一季度研发支出仍高达12亿元,占营收比例7.6%。更严峻的是,随着特斯拉再次启动全球降价,行业价格战或将进入更惨烈的第二阶段。

危险的现金流平衡术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小鹏目前手握452.8亿元现金储备,按当前亏损速度足够支撑5年以上。但这种"烧钱换市场"的模式正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估值逻辑已从"规模优先"转向"盈利为王";另一方面,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下场,行业竞争正在演变为生态体系的全面对抗。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的"下半年实现收支平衡",更像是在与时间赛跑的军令状。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新能源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阵痛。当消费者享受着价格战带来的实惠时,或许该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电动车市场?是继续鼓励亏本扩张的恶性竞争,还是给技术沉淀者更多耐心?这个答案,将决定未来马路上奔跑的是真正的好车,还是资本催生的泡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