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

车市风云突变!

广汽集团,这家在我们印象中根基深厚的车企,竟然也亮起了亏损的红灯!

超过十几二十亿的赤字,这消息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行业。

谁能想到,这家老牌劲旅,竟遭遇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亏损?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念头是:难以置信!

广汽,手握广汽丰田、广汽本田这两张盈利王牌,怎么会陷入如此困境?

莫非真是“时也,运也,命也”?

先来看这组令人不安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广汽集团预计净亏损18.2—26亿元,若剔除非经营性项目的影响,亏损额将进一步扩大至21.2亿到32亿元!

再看销量,上半年累计售出75.53万辆,同比下滑12.48%,单看六月,销量15.01万辆,同比也下降了8.22%。

这数据,可谓全线告急!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广汽遭遇了这般重创?

依我看来,这事儿要分而析之:合资品牌未能顺应潮流,自主品牌又未能扛起大旗。

先说说合资品牌。

往昔,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堪称广汽集团的“聚宝盆”,几乎是稳赚不赔。

凭借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这两家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可如今,时代变迁!

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两位却步履蹒跚,反应迟缓。

要说技术实力不足吧,倒也未必,毕竟在全球市场浸淫多年,底蕴尚存。

问题恰恰在于这个“慢”字。

正如古人所言:“兵贵神速”。

在新能源汽车这场竞逐中,稍有迟疑,便可能一落千丈。

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日益增长,此消彼长之下,合资品牌的颓势,几乎已成定局。

恰如一句戏言:“往昔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如今却愿在比亚迪车中欢笑”。

消费者变了,市场变了,若仍固守旧规,势必会被时代所抛弃。

因此,合资品牌“高枕无忧”的时代,确已终结。此话或许尖锐,但却是残酷的现实。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说完合资,再看自主品牌。

相比合资板块的“失利”,广汽集团自主业务的“掉队”更令人扼腕叹息。

毕竟,广汽集团并非缺乏造车能力,且早已涉足新能源领域。

犹如一位资质优异的学子,本有希望金榜题名,却屡屡临场失误,怎能不令人惋惜?

症结在于,广汽集团总在关键节点做出错误的抉择。

犹如弈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而这些决策失误,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已离任的曾庆洪。

当然,此刻再议这些已无济于事。

我们还是聚焦当下,审视广汽传祺近期的举措,无论是推出向往S7,还是升级M8乾崑版,抑或是与华为携手打造华望汽车(GH项目),都展现出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我个人认为,传祺向往S7的外观设计颇具亮点,尤其是前脸造型,极具辨识度。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内饰方面,用料也颇为考究,触感舒适。

动力上,搭载了广汽自主研发的钜浪混动系统,行驶平顺,燃油经济性也较为出色。

然而,该车定价略高,与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优势并不明显。

至于广汽昊铂,其初衷是在被网约车标签束缚的广汽埃安之外,另辟蹊径,树立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

构想虽好,现实却很残酷。

昊铂的产品亮点不够鲜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且定价与竞争对手相比也缺乏优势。

最终,错失了市场良机,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就。

以昊铂GT为例,外观设计确实动感十足,溜背造型也颇为吸睛。

内饰方面,也颇费心思,采用了大量软性材质和科技配置。

然而,该车的续航里程与充电速度,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算突出。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此外,昊铂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尚不高,甚至有不少人闻所未闻。

广汽埃安更是如此,尽管做出了诸多努力,如更换品牌标识、推出高端车型等,但至今仍难以摆脱与网约车的固有印象。

这好比一位演员,因饰演某个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观众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

埃安的销量固然可观,但其中大部分为网约车订单。

这导致埃安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消费者一提到埃安,首先联想到的便是网约车。

这对于一个志在进军高端市场的品牌而言,无疑是一大阻碍。

多重战略失误叠加,直接导致了广汽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量与财务报表的双重滑坡。

犹如多米诺骨牌,一环受损,则全局崩塌。

那么,广汽集团是否还有机会扭转乾坤?

实话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前景难测。

广汽上半年巨亏20亿!合资失速,自主掉队,还能翻身吗?-有驾

毕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逐异常激烈,新品牌、新车型层出不穷。

稍有松懈,便可能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再者,广汽集团体量庞大,转型难度可想而知。

想要在短期内力挽狂澜,其难度不言而喻。

犹如一艘巨轮,想要掉头转向,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当然,我并非完全不看好广汽集团。

毕竟,底蕴深厚的企业自有其优势所在。

比如,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造车经验、以及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只要广汽集团能够深刻反思,找准方向,仍有机会重振旗鼓。

关键在于,广汽集团能否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犹如当年的华为,在面临困境之际,果断转型,方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归根结底,汽车行业,终究是产品为王。

唯有拿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方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广汽集团,您以为如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