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正式搬离了北京CBD,迁往天津滨海新区。这场历时一年的搬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成本控制是核心动因?
从传言、矢口否认到终成行,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搬离北京引发了广泛关注。外界普遍认为,销量下滑、品牌规模缩水是搬迁的核心动因,而官方解释则是为了实现“产销研一体化”战略调整,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
事实上,一汽丰田的销量确实在近年来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一汽丰田新车零售量分别为84.6万辆、79.9万辆、80.2万辆、79.8万辆,增速分别为7.5%、-5.6%、0.3%、-5.0%。
成本控制成为了一汽丰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公开资料显示,一汽丰田2012年入驻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租金高达3000万元/年。而天津滨海新区的办公租金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员工宿舍月租不到千元,搬迁后年均综合成本可压缩5000万元以上。
员工安置引发争议?
然而,搬迁并非一帆风顺。一汽丰田北京销售总部拥有600多名员工,半数以上工作年限超过10年。公司给出的两个选项是“拿离职补偿走人”和“随迁天津”,离职补偿从“N+4”加码到“N+7”。
终,100多名员工选择就地离职,部分员工声称被公司“强制”转移到了天津社保。此事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甚至有消息称北京朝阳社保有关负责人已经到公司与有关负责人谈话。
搬迁背后:车企战略调整?
一汽丰田并非第一个将销售总部搬离北京的车企。2018年,东风标致品牌部从北京迁至上海,2022年,一汽奥迪营销板块从北京搬至杭州。这些车企的搬迁都是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需求。
对于一汽丰田而言,搬迁至天津滨海新区,不仅可以节省庞大的租金开销,还可以缩短销售总部与生产基地的距离,从原来的百公里以上缩减至开车仅需10分钟,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研发、销售三端的协同效率。
未来,一汽丰田能否通过此次搬迁实现产销体系的深度融合,在新能源转型与市场竞争中重整旗鼓,将直接影响其在行业格局中的未来话语权。
全部评论 (0)